Tumgik
#牟尼精舍
mouniassn · 8 months
Text
失火了!要走還是要留?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前陣子晚上家中失火,當時女兒在外婆外公家過暑假,只有我和先生在家。逃出來時只記得帶上經書和誦經記錄,另外拎著一雙鞋子就跑了出來。看著黑煙從房子冒出,不禁潸然落淚。
如果今日是我的最後一天,我會有什麼不同嗎?我想我會更加用心地做修行與渡眾的事,也會減少每日滑手機和做雜事的時間,更認真地誦經。修行是長時間的累積,人生不長,要珍惜寶貴的時間,修行是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做多少努力就有多少成就。我將〈普賢警眾偈〉放在手機桌面,每日都要覆誦:「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常常提醒自己人生寶貴的時間有限,不要浪費。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人身難得,不把握時間修行更待何時?而修行就是要如如不動,生死置諸度外,把唸經、修行放第一,加上勤消業障,才不枉此生。」
「人要把握時間修行、消業,否則時間到了,想要不回去都不行。」
「人生在世,修行是根本,應作為首要任務,所有人事物隨著時間流逝都會幻滅,因世間的一切都是成住壞空,到最後都是一場空,所以要看清真相、學會放下、不要看重這個暫時的「假我」(即去我執、無我相),唯一能帶走的是心性的提升與未銷完的業障。」
現在住在臨時的住所,因為空間有限,只帶了一點行李,似乎也是夠用的。房子因為只有一個浴室及樓下廚房的天花板被燒毀,其他房間的物品都還在,不知道這一屋子塞滿的東西都是為什麼而有?又為什麼捨不得清掉呢?看來還是自己的貪念很重,家裡的衣櫃、櫃子、抽屜才會塞滿東西,但實際生活上真正需要的並不多。
(分享完畢)
失火了您還在睡嗎?有緣人是位發心精進度眾的師姐,家中的火災經查是舊電線走火引起,所幸沒有人員傷亡,財物損失也不多。佛菩薩開示此場火災是精靈干擾所致,沒有因果業障的干擾。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這何嘗不是佛菩薩和上天對師姐的提醒與保護,以此災禍消解業力,以此劫難提醒師姐人世無常。
您還有多少時間可以完成此生的夢想和任務?多少的業債和虧欠還沒有償還?多少的因緣還沒有圓滿?多少的心結還沒有解決?您此生來到人世的目的是什麼?是耗費時間滑手機作為別人生命故事的吃瓜觀眾?還是用盡全力燃燒自己成為發光發熱為人指引方向的那盞明燈?您,對得起自己嗎?在閉上眼睛的那刻,你對得起佛菩薩的一路提攜照顧嗎?對得起父母從小的苦心栽培嗎?捫心自問,如果今日是我的最後一天,我會有什麼不同嗎?
三界如火宅,隨時都有危險,濃煙早已密布、高橋開始傾倒、熱浪持續來襲、冰川正在融化,是的,這就是紀元轉換的末法時代,黎明前的黑暗,新世紀的轉換,百千萬年的業力清算、靈界維度熱鬧非凡,會有許多意外、許多干擾、許多無常,而您是否能堅定地走在利益眾生、正己化人的菩提道路上。作為佛弟子,作為娑婆世界勇敢的光行者,是否不忘初心,守住靈魂之約,履行任務、了結因果、廣結善緣呢?
修正自己的壞習慣,需要很大的決心與毅力,但如果不修正,時光就會繼續浪費下去。外道外靈正是因為我們的心性和行為仍有被貪嗔癡慢疑染污之處,所以有著力點可以下手干擾。神通不敵業力,與其不斷處理漏水的水桶,不如從源頭把水龍頭關掉,從根本處理。根本是什麼?是染污的心性、是累世的業債、是向外道發願的契約和印記。這些根本問題的解決之道,就是認真的誦經銷業、以經為師、把經義融入日常生活的心念和行為當中,真正的學佛所學,行佛所行。
阿伯說:「地久難天長,聚散總無常。夜來寒風起,有情苦斷腸。」當我們還衡量著財務狀況是否足以支應優渥舒適的退休生活,著眼於商場經營的利益得失,盼望著生涯藍圖的規劃落實,心繫著和家人伴侶的親暱或爭執……,殊不知,無常的大手早在幕後撥弄著因果的算盤,是昇華或墜落,是了結或餘留,在這場人生大戲中,終究會曲終人散、人去樓空。當我們被眼前享樂或苦惱的幻象所迷時,累世的業主菩薩也在苦苦等候,外道外靈更是虎視眈眈,當火宅的致命熱風吹起時,溫水中的青蛙會慢慢喪命,而警醒的夜鶯會鳴叫飛離。
「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慾望之火滾燙地蒸發著上善若水,貪圖享樂之人會問:「你不是魚,豈知魚沒有感受到快樂歡愉?」嚐盡辛酸之人會問:「你不是魚,豈知魚沒有感受到苦痛煎熬?」而人世間正是苦樂參半之處,所以總讓人們在欲樂與痛苦之間擺盪,在墮落頹喪與奮發向上之間徘徊遊蕩。要向上提升或向下沉淪,都在一念之間。
失火了!要走還是要留?阿伯說:「汝應用心提心性,莫待往生一場空。魔性黑氣依舊在,換個皮囊續受災」三界火宅已顯相,眾生還當煙火放,因果業力留人在,修心度眾佛不忘。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韋馱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
2 notes · View notes
buddha-tuka · 6 months
Text
一日一句正能量美好無限量—每日圖卡分享
歡迎多多轉發分享,功德無量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0 notes
tiyuncizi · 1 year
Text
如是舍利子!法身所顯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乃至一切眾生,若男若女童男童女,有貪恚癡熱惱病者,至菩薩所暫觸其身,一切病苦皆得消滅,又覺其身離諸熱惱。何以故?由諸菩薩摩訶薩本發大願善清淨故。
——摘自《大寶積經 (第48卷)》
又舍利子!證得法身菩薩摩訶薩,亦以大願自嚴持身為法良藥,善能息滅無量眾生三毒熱惱,乃至息滅不可說不可說無量眾生貪瞋癡等諸惱熱病。
「復次舍利子!如我先說,證得成就法身菩薩摩訶薩願力持身而為良藥,用滅無量不可說眾生煩惱熱病。如是等相,吾今更說,汝當諦聽。舍利子!我念往昔過無數劫有佛興世,名曰然燈如來、應、正等覺、明行圓滿、善逝、世間解、無上丈夫、調御士、天人師、佛、薄伽梵。舍利子!爾時然燈如來、應、正等覺為我授記,作如是言:『汝摩納婆!於當來世過阿僧企耶劫,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如來、應、正等覺乃至佛、薄伽梵。』舍利子!彼然燈佛授我記已,爾時便證法身成就。佛滅度後,我為帝釋名微妙眼,於三十三天,得大自在、具大神通、有大威德、宗族熾盛。舍利子!是時贍部洲中有八萬四千大城,有無量千村邑聚落市肆居止,復有無量百千拘胝那庾多一切眾生住如是處,人物繁擁極為興盛。舍利子!當於爾時有大疫病中劫出現,多有眾生遭遇重病,身體潰爛、癰腫痤癤、疥癬惡瘡、風熱痰癊,互相違返。以要言之,一切病苦無不畢集。於時復有無量百千諸醫藥師,為欲救療如是病苦,勤加功用極致疲倦,而眾生病無有愈者。舍利子!彼諸無量病苦眾生不遇良醫,為病所弊,無有救護、無有歸趣,皆共呼嗟,失聲號哭涕泣橫流,作如是言:『我今受此無量重病。何處當有天、龍、藥叉、健達縛及諸羅剎、人非人等,以大慈悲而能見為除我病者?若有能除我病苦者,我當不悋一切財寶厚報其恩,隨其教誨。』舍利子!我於爾時以淨天眼超過於人,見諸眾生種種疫病逼惱其身,煩冤纏繞無有救濟。又以天耳清淨過人,徹聽眾生號訴之聲,極為悲怨酸楚難聞。舍利子!我於彼時見聞是已,於是眾生深起大悲,即作是念:『一何苦哉!如是無量無邊眾生遭是重病,無舍無宅、無救無護、無歸依趣、無能療者。我今決定為諸眾生為舍為宅、為救為護、為歸依處、為醫療者,必令病惱普皆平復。』舍利子!我於爾時便隱帝釋高廣之形,於贍部洲俱盧大城不遠受化生大眾生身,名曰蘇摩。既受生已,住虛空中,以伽他頌遍告贍部洲內所有眾生說其頌曰:
「『俱盧大城為不遠,  有大身者名蘇摩,
若有眾生噉其肉,  一切病惱皆除愈。
彼無瞋恚諸忿害,  為作良藥生贍部,
汝當欣踊勿驚疑,  隨意割肉除眾惱。』
「舍利子!爾時贍部洲內所有諸城八萬四千村落市肆,又無量千一切含識為病惱者,聞是聲已,一時皆往俱盧大城蘇摩菩薩大身之所,競以利刀或割或截彼之身肉。舍利子!蘇摩菩薩行精進行,當被割時於其身內出大音聲,說伽他曰:
「『若此能實證菩提,  智藏當成無盡者,
隨我所發諦誠言,  亦願身肉常無盡。』
「舍利子!爾時贍部洲內一切眾生為病逼故,段段割截菩薩之身,或擔持去、或就食者。雖被加害,以願力故隨割隨生無有缺減。舍利子!是諸眾生噉食蘇摩菩薩肉已,一切病患悉皆除滅。病既除差,復令眾生心得安樂形無變易。是諸眾生身心安樂,展轉聲告遍贍部洲。來食肉已,病皆除愈無有變易身心安樂。舍利子!爾時一切贍部洲中人民之類,若男若女童男童女,食菩薩肉病除愈者,於是菩薩深懷恩慧競自思惟:『是蘇摩者極有重恩,除我病苦施我安樂令無變易。我當云何施設供養酬斯厚澤?』作是念已,咸共集會詣俱盧大城蘇摩菩薩大身之所。既到彼已皆共圍繞,感戴其恩不能自勝,說伽他曰:
「『仁為舍宅為救護,  仁為良醫妙藥者,
唯願哀憐垂教勅,  我等如何修供養?』
「舍利子!我於爾時為是大身,拔濟眾生如是病苦,知是無量諸眾生等銜我重恩歸依我已,便滅所現蘇摩大身,復帝釋形住眾生前,威光顯盛而告之曰:『卿等當知,若為病苦由我身肉而得除差,卿等懷恩將思報者,卿等當知,我本不為村城館邑王都國土田宅舍屋住處等事愍卿病苦行身肉施,我亦不為金銀末尼琉璃真珠珂貝璧玉珊瑚等寶行身肉施,我亦不為象馬牛羊放牧畜產行身肉施,我亦不為婦人丈夫童男童女奴婢僕使行身肉施,我亦不為餚膳飲食衣服臥具病緣醫藥及餘資蓄行身肉施,我亦不為園林池苑宮殿樓觀愍卿病苦行身肉施。卿等當知,我本所以愍卿病苦行身肉施,為令眾生離不善業。卿等但能為我永斷永離殺生之業、永斷永離不與取業、永斷永離欲邪行業,如是永斷永離虛誑語業、離間語業、麁惡語業、綺飾語業、貪欲瞋恚諸邪見業。卿等於此永斷離者,是為利益,是為報恩。』舍利子!爾時帝釋復為大眾說伽他曰:
「『我非為求珍寶聚,  其量高廣等迷盧,
亦不為求天玉女,  及諸衣食床敷事。
欲奉蘇摩大身者,  但當尊重同和合,
展轉慈心相敬視,  專修淨妙十業道。
卿等當於十業道,  但常和合堅防守,
是名大興法供養,  菩薩非求世財故。
我不用諸世財寶,  芳羞飲食妙衣服,
象馬車乘牛羊等,  床敷婇女資生具。
卿等但共同和合,  善持清淨十業道,
展轉發起大慈心,  彼此熏修利義意。』
「舍利子!爾時贍部洲內無量眾人聞我說是勸發之言,感恩德故頂禮我足,皆悉受持十種清淨妙善業道。舍利子!我於爾時為彼大眾廣宣正法示教讚喜,便隱天身不現於世。如是舍利子!我正憶念往昔世時贍部洲中,所有人民食噉蘇摩菩薩肉者,從是已來,乃至無有一人墮於惡趣。彼命終已,皆生三十三天,宿業力故與戒俱生。舍利子!我於爾時復為彼天隨其所應敷演法化示教讚喜,皆令安住聲聞乘中、或獨覺乘、或有安住阿耨多羅一切智乘。如是等眾聞我法故,或有已般涅槃、正般涅槃、當涅槃者。舍利子!汝觀如是安住法身菩薩摩訶薩行毘利耶波羅蜜多故,成就如是大神通力,成就如是大威德力,成就如是大勢之力,乃能但捨一身之慧,而大成熟無邊眾生皆住三乘得不退轉。」
——摘自《大寶積經 (第48卷)》
https://deerpark.app/reader/T0310/48#0282b26.11)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5 notes · View notes
weisengift · 3 months
Text
Tumblr media
世人若學我,如同進魔道
「酒肉穿腸過 ,佛祖心中留。世人若學我,如同進魔道。」這句相傳是「濟公」名言,大家多半只學了上半句?為什麼不把下半句順便給謹記呢?因為這牽涉到「茹素」的問題!嚴格說來學佛&修道是不一定要嚴守「茹素」,因為你一但把他視為戒律與教規那可是會摒除掉多數人(我看最少有90%的人)。目前來看只有漢傳佛教(因梁武帝的關係,出家人被嚴格要求茹素)。所以這通常,是口頭鼓勵或勸戒大家能「茹素」是最好,但也不勉強!不然少了90%的信眾這可不是小事。
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修行,你一但決心想在自己修為上,有所精進與突破那就一定得「茹素」而且要嚴格執行!不然很難看到你有什麼驚人變化(一般來說沒真正「茹素」的人,修為到一定程度依然是很難寧心,因為你體內濁氣重的關係,所以你在坊間如果有聽說哪位老師?說他沒「茹素」依然可以修的很好?哪就聽聽就好!因為口慾都這麼重的人,修為怎麼可能好呢?)。談到此不免有人又搬出了佛世「釋迦牟尼佛」也不是沒「茹素」嗎?他可以,哪你自認為你有「佛陀」或者「濟公」的修為程度嗎?
從比較可靠的佛典來查尋「濟公」喝酒不假,但吃肉多半是坊間以訛傳訛的傳言,因為濟公(道濟)可是真正的出家人(國清寺主持法空一本禪師為其受戒,師承靈隱寺佛海慧遠為師),不太可能真的大口吃肉的(做出這麼出格的行為)。《濟顛語錄》有八句詩自述其心跡:「每日貪盃又宿娼,風流和尚豈尋常。任憑萬種風流態,惟有禪心似鐵堅。暫借夫妻一宿眠,禪心淫慾不相連。從來諸事不相關,獨有香醪真個貪。」,但在文人筆下描寫得那樣出格越軌、不守戒律、玩世不恭、嬉笑怒罵,渾然一副瘋癲滑稽相應該只是在突顯他的與眾不同!
以下是(法鼓山)聖嚴法師於自己文章中所述:
但他(道濟)畢竟是圜悟克勤禪師的再傳,又是瞎堂慧遠佛海禪師的嫡傳,絕不至於瘋癲到不成體統的程度。而且當時南宋朝廷的高官顯貴,都喜與他交遊,除了一般信徒喜歡他,他也曾到永興寺、崇真寺、清溪道院等各佛道寺院盤桓,受到接納。縱然出格,不至於亂來。故於《北磵居簡禪師文集》中有一篇為道濟禪師寫的〈隱湖方圓叟舍利銘〉,是為道濟的舍利被邦人分藏而撰,對道濟的評介是:「受度於靈隱佛海禪師。狂而踈,介而潔,著語不刊削,要未盡合準繩。往往超諧,有晉宋名緇逸韻。信腳半天下,落魄四十年。……題墨尤雋永,暑寒無完衣,予之尋付酒家保。寢食無定,勇為老病僧辦藥,游族姓家,無故強之不往。……公也不羈,諧謔峻譏,不循常度,轍不踰矩。白足孤征,蕭然蛻塵……。」
濟顛語錄:
何須林景勝瀟湘,祇須西湖化作酒。
和衣臥倒西湖邊,一浪來時吞一口。
語末:
真如自性本純淨,真知止者定能靜。
人能常清心自寧,定慧開來無費力。
靈明覺照常住心,識得天下無數人。
前因後果由心造,眾生認假皆為真。
塵世榮華非真有,欲貪不除易魔侵。
無道男女多偏慾,多慾損精耗其氣。
居福不節災禍至,貪名戀財皆自縛。
欲脫五行之支配,立身處世宜修心。
https://new500arhat.wordpress.com/
john 2024 2 2
1 note · View note
fatcatwong · 6 months
Link
0 notes
buddha-videoshare · 8 months
Text
【因果故事】【有聲書】太神奇了!幸福家庭的速成秘笈
📚因果濟世集
🎞片名:【有聲書】太神奇了!幸福家庭的速成秘笈
📽內文片段: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我的先生患有肝病20多年,一直沒辦法醫好,因此脾氣暴躁,常導致家庭紛爭與矛盾,多年來總是吵吵鬧鬧、不得安寧。為了先生的身體健康和家宅安寧,我向牟尼精舍請示,與先生之間是否有因果?
影片網址: https://youtu.be/Y1CxFT8UoEM?si=ZeWF-wnGa5Rs_Pv1
原文網址: https://mouniassn.pixnet.net/blog/post/227033090
📱您的轉貼,可能從此救了無數處於苦痛的人,使社會更祥和安定。
💻請善用網路資源,利用自己的關係、人脈,一個個好友轉傳分享此訊息
🌞這可能遠比你念經一天積累的功德還多喔。
💖能渡一位算一位
💕能救一位算一位
💞感恩您的分享。阿彌陀佛 ^^
0 notes
buddhaebook-share · 9 months
Text
【電子書】淬玉良言-牟尼精舍(第二冊)
歡迎多多流通分享,功德無量 ^^
https://reurl.cc/y6Zp22
0 notes
sirinpasin · 10 months
Text
关于阿私陀仙的记载(20230716)
尔时,彼处有一仙人,名阿私陀,能立外道种种诸义,以舍五欲,有大威神,有大德力,具足五通,常能到于三十三天集会之所,自在能入。彼仙多住南天竺国遮槃低城聚落,名恒河怛,去彼不远,有一丛林,名曰增长,是时仙人,在彼林中,修学仙道。摩伽陀国,一切人民,咸皆谓:『此阿私陀仙,是阿罗汉。』摩伽陀国一切人民,贵敬彼仙,尊重承事。时彼仙人,有所知解,悉以教人,自知见已,教他令见。时彼聚落,有一童子,名那罗陀。彼那罗陀,年渐长大,至于八岁,其母将付阿私陀仙,令作弟子。时彼童子,供养恭敬尊重师事阿私陀仙,尽弟子礼,无暂休息。时彼仙人在增长林,昼夜精进,摄心坐禅,及那罗陀童子一处;其那罗陀侍者童子,在仙人后侍立,执拂駈逐蚊虻。
菩萨从于兜率陀天,正念下至净饭王宫,夫人右脇入于胎时,放大光明,遍照人天一切世界,复此大地具足六种十八相动。时阿私陀见未曾有希奇之事,异种光明,复见此地六种震动,心大惊怖,毛孔悉竖,自心念言:『今有何缘,此大地动?有何果报?』时彼仙人,少时思惟,默然而住,正念正定思惟知已,心生欢喜,踊跃无量,不能自胜,作是唱言:『希有大圣不可思议,世间当出大富伽罗。』
世間事無常,  猶如雲出電,
尊者今時至,  應捨家出家。
一切行無常,  如瓦坏瓶器,
如借他物用,  如積乾土城,
不久便破壞,  猶如夏泥壁,
如河兩岸沙,  緣生不能久。
猶如燈出��,  生已速還滅,
如風無暫住,  急疾不曾停。
恒常無真實,  猶如芭蕉心,
幻化誑人意,  空拳誘小兒。
一切諸行者,  皆悉因緣生,
各各有緣因,  愚癡輩不覺。
猶如人索繩,  手木成因緣,
如因子生芽,  離子芽不生。
二相離不成,  復非常無常,
諸行因癡生,  彼不住無明。
無明亦非彼,  本性來空寂,
生滅無體故,  如印成印文。
非彼非離彼,  諸行亦如是,
眼不離於色,  識眼色因生。
此三不相離,  三亦不真實,
空淨不淨法,  眼等分別生,
此顛倒分別,  皆悉由識生。
若有巧智人,  推求識所生,
知彼無去來,  知我如幻化,
如兩木出火,  第三因於手,
若無此三因,  則不得火用。
若智推求者,  彼亦無去來,
諸方尋求已,  不見火來去。
陰入諸界等,  因貪癡業生,
和合因眾生,  真如無眾生。
咽喉脣口舌,  而出諸文字,
字非是咽喉,  亦非離彼等,
彼等和合故,  出語隨於智。
語言不在智,  亦復無色形,
生處及滅處,  智人求不得。
所觀悉空寂,  語言如響聲,
因木因諸絃,  人智三合故,
箜篌而出聲,  彼聲三處無。
若有智慧人,  求彼聲來去,
諸方求覓已,  去來不可得,
因及有緣者,  諸行如是生。
有諦了之人,  空觀應如是,
陰入及諸界,  內外悉皆寂。
求一切處我,  如虛空無形,
如是諸法相,  仁於定光佛,
往昔已證知,  今為天人說。
顛倒分別故,  欲等火焚燒,
應起慈悲雲,  施甘露法雨。
仁昔於億劫,  念施及持戒,
我得無上道,  聖財分諸世。
尊者念往昔,  聖財施貧窮,
以將聖財攝,  調御莫慳惜。
仁昔持淨戒,  窮急不偷財,
願開甘露門,  為諸眾生說。
憶念往昔行,  當閉地獄門,
善開解脫路,  戒行心願成。
往昔修忍辱,  聞他毀罵等,
建立忍辱故,  觀諸行悉空。
念此往行故,  世間瞋恚多,
教住於忍辱,  莫捨彼願力。
仁者行精進,  當得我淨智,
在於煩惱海,  度眾到彼岸。
念於往昔願,  拔眾四苦河,
出大精進力,  度脫厄難等。
往昔修習禪,  為斷諸煩惱,
諸根不調者,  教令調伏故。
仁念於往昔,  愍眾在煩惱,
寂靜諸慧等,  調伏彼諸根。
仁昔修智慧,  願破煩惱暗,
愍眾在無明,  開示真如眼。
仁念於往昔,  眾生煩惱瞑,
開無濁穢明,  仁最勝智慧,
應愍諸眾生,  方便教令出。
三界生老病火熾,  飢渴熱炎不曾休,
應當為世作大橋,  濟渡令歸到彼岸。
眾生流轉煩惱海,  猶如蜂在竹孔間,
三有循復若秋雲,  上下往還無止息。
亦如戲場諸幻化,  又似山川逝水流,
眾生老病死亦然,  或生天人三惡道。
諸有慾癡不自在,  展轉五道無覺知,
猶如陶師旋火輪,  處處五欲自纏縛,
猶如飛鳥犯羅網,  亦如獵師布黐膠,
貪他財寶無厭足,  如魚吞餌遇釣鈎。
諍競忿怒結怨讐,  煩惱染著受諸苦,
五慾過患如利刀,  亦如妙器盛毒藥,
應當棄捨如糞穢。  貪著愛戀失正心,
是因諸有相續生,  增長欲垢不曾斷,
六塵境界炎熾盛,  猶如乾草猛火燒,
速起捨離早出家。  智人觀察諸慾境,
可畏猶如猛火坑,  亦如魁膾屠刀机,
亦如深泥忽溺人,  利刃蜜塗將舌舐,
如��蛇頭及攪屏。  聖人觀慾亦復然,
如箭如槊如劍戟,  如毒射肉難可食。
一切怨讐慾為首,  五慾功德如水月,
如影亦如山谷響,  亦如戲場眾幻師,
猶如夢裏見喜事。  智人見欲亦復然,
境界諸塵悉空誑,  怖畏不能得自在,
譬如陽炎無有實,  亦如水上聚浮漚,
此事皆從分別生,  智人應觀如是等。
凡人處世年少時,  端正可喜著諸慾,
及至年老頭鬚白,  為眾棄薄如枯河。
富貴饒財多放逸,  如是之人多樂慾,
於後失財貧窮苦,  以不自在捨於慾。
如樹多饒華果故,  眾人競來慾採摘,
人喜布施亦復然,  為他歸投無厭足,
其人財盡年老至,  從他乞求不喜見,
色美財多氣力充,  人喜愛見聚集樂,
財盡行乞人不喜,  年過膢脊手執杖,
如雹折樹無人愛。  如是可畏衰老法,
汝當速出求正覺,  自證已後為人說。
老病瘦損諸人輩,  如摩樓迦繞大樹,
衰老身力無精進,  乾枯猶如朽爛木。
老奪好色生惡色,  怡悅顏面皮膚皺,
老壞華色為悴色,  欲樂奪樂令無樂,
老奪威勢到命終,  眾病至如鹿投穽,
汝見世間百病已,  速說解脫方便處。
猶如冬天風雪雨,  摧折樹木軟枝柯,
世間老病多種至,  諸根損瘦亦復然。
老至令人盡倉庫,  世間欺苦莫過老。
死命鬼奪人氣去,  如日沒山不復現,
死命令人恩愛離,  使人憎嫉不喜會,
欲共恩愛之人合,  忽失如葉墮大水。
死至令人不自由,  命去如水漂一草,
人到彼世無有伴,  隨其業緣而受有。
死命鬼飲無量眾,  猶如摩竭吞海舟,
若金翅鳥噉大龍,  如猛火燒乾草澤。
如是苦惱逼切已,  大士往昔起弘誓,
念彼願力今時至,  捨慾應當速出家。
憶往昔行檀,  戒忍及精進,
寂靜禪智等,  為他不為自。
時至今願滿,  速出復脫他,
仁昔施諸珍,  金銀及瓔珞。
恒立無遮會,  隨他所須願,
乞子與其子,  索孫即與孫。
求女與他女,  乞位捨王位,
乞資財不違。  仁昔作一王,
名為大聞德,  復一大德王,
名尼民陀羅,  復名阿私陀,
復名為師子,  此等諸王輩,
布施千種財。  昔復有大王,
名常思諸法,  復一大德王,
名為真實行,  此等思惟法。
往昔有大王,  精進名聞月,
復有一王子,  名曰福業光,
庶幾大威德,  得至知恩義。
仁昔一大王,  名為月色仙,
復名健猛將,  次名實增長,
次名求善言,  次名有善意,
次名調伏根,  如是等諸王,
法行大精進,  仁往昔作來。
仁昔作大王,  名為月光者,
其次名勝行,  其次名連兔,
其次名方主,  其次名健施,
次名迦尸王,  次名寶髻王,
如是諸大王,  即仁是非異。
種種珍寶貨,  來乞皆隨與,
仁彼世財施,  今勸捨法財。
仁昔於過去,  見佛如恒沙,
彼諸佛世尊,  仁悉曾供養。
無量供養具,  布施無慳悋,
求道不休息,  眾生解脫故。
今正是其時,  速出莫住家。
仁昔初覩佛,  名曰不空見,
持毘奢迦華,  喜心供養彼。
往昔有一佛,  名毘盧遮那,
一時歡喜視。  往昔有一佛,
名曰微妙音,  將一呵梨勒,
供養彼世尊。  往昔有一佛。
名曰白栴檀,  立於彼佛前,
暗然一草莖。  往昔有一佛,
名曰連兔者,  欲入大城時,
一掬末香散。  次佛名法主,
說法唱善哉,  聞法言快談,
仁稱說無量,  尊應當供養。
其次覩一佛,  名曰普示現,
仁見讚歎彼。  其次有一佛,
名曰熾盛分,  仁以歡喜故,
觀察彼佛身,  又將金華鬘,
供養於彼佛。  今可憶念彼,
勿令心忘失。  其次有一佛,
名曰光相憧,  持一掬小豆,
用供養彼佛。  往昔有一佛,
號名曰智憧,  仁持輸迦華,
以供養彼佛。  次復有一佛,
名曰調伏車,  仁見彼佛已,
於前立讚歎。  次佛名寶勝,
前然無量燈,  施妙無量樂。
佛名一切勝,  曾施真珠瓔。
次見大海佛,  布施諸蓮華。
至蓮花藏佛,  布施大帳蓋。
師子兩佛邊,  曾施軟草鋪。
於娑羅王佛,  布施諸所須。
到敷華佛前,  布施微妙乳。
耶輸陀佛所,  施拘陀羅華。
實見佛覩已,  歡喜布施食。
昔佛名智山,  屈身禮彼佛。
有佛名龍德,  施彼佛己子。
高飛空行佛,  曾施旃檀末。
次佛名帝沙,  珠寶及赤花,
曾供養彼佛。  見大莊嚴佛,
持瞻蔔香華,  而供養彼佛。
曾見光王佛,  持眾寶供養。
昔見釋迦文,  持妙多銀花,
而供養彼佛。  其次帝釋相,
見已喜讚歎。  昔有佛名曰,
廣大日天面,  多持眾花嚴,
供養彼世尊。  其次復有佛,
號名為勝尊,  持妙多銀華,
莊嚴彼佛上。  往昔有如來,
名曰龍勝者,  然燈照彼佛。
富沙如來邊,  曾施白㲲敷。
藥師王佛邊,  持寶蓋供養。
佛名大牟尼,  復有師子相,
世尊勝功德,  持寶網供養。
有佛名迦葉,  雜音聲供養。
昔佛名解脫,  供養雜末香。
寶相佛世尊,  天華而供養。
阿芻婆諸佛,  勸請坐像輿。
世間王尊佛,  供養以華鬘。
尸棄佛世尊,  捨王位布施。
有佛名難降,  一切香供養。
大然尊佛邊,  布施自身體。
蓮花上佛前,  布施諸瓔珞。
法憧如來上,  散諸妙花香。
然燈世尊邊,  五青蓮奉施。
如是等諸佛,  自餘無有量,
難說不思議,  往昔諸世中,
仁並曾供養,  復持無量種,
最妙供養具,  供彼過去佛,
無有疲惓心。  今念彼供養,
思惟往諸佛,  為諸眾生輩,
生慈解脫故,  覺悟莫戀家。
尊於過世時,  在然燈佛所,
供養彼佛已,  逮得上無生,
及獲五神通,  復證順法忍。
於後仁尊者,  供養佛勝前,
僧祇數僧祇,  如是諸劫數,
彼諸劫皆盡,  諸佛亦滅度。
仁往昔諸身,  彼世中所受,
種族及名字,  亦皆悉滅無。
諸行法非常,  世間相不定,
速捨空誑境,  疾宜早出城。
生老病死隨,  難當甚可畏,
猶如劫火起,  炎熾燒世間。
無常火亦然,  燒盡一切世,
如是諸苦逼,  云何可暫停?
應觀諸眾生,  沒在煩惱暗,
愚癡無慧眼,  不能自覺知。
發大精進心,  令功德圓滿,
為諸眾生輩,  速出莫住家。』
佛经中还有很多很多关于此仙人的故事,看着也很感动。考虑好好了解一下师父修道的心路历程。
参考《佛本行集经》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0 notes
taiwanwebmuseum · 1 year
Text
(1)唐代西藏千年至純三眼老天珠(含紅珊瑚、舍利子、瑪瑙、孔雀石、琉璃、銀線帽等藏傳佛教七寶石配件)
A Tang Dynasty Tibet Thousand-year-old the most purest Three-eyed Archaic Dzi Bead (including Red Coral, Relic [śarīra], Agate, Malachite, Colored glaze, Silver threads' cap and so on accessories of Tibetan Buddhism's seven gemstones.)
https://youtu.be/okL9K7_2_ck
https://youtube.com/shorts/yh8idhhG88s?feature=share
全重:26 公克 grams
尺寸:長 4.1 x 圓形中腹部直徑 1.3 公分 cm
Weight: 26 grams
Size: Length 4.1 x Round Mid-abdominal Diameter 1.3 cm
(2)唐代西藏千年象雄九眼老天珠
A Tang Dynasty Tibet Thousand-year-old Shangshung (Zhangzhung) nine-eyed Archaic Dzi Bead
重量:11 公克 grams
尺寸:長 3.8 x 圓形中腹部直徑 1.2 公分 cm
Weight: 11 grams
Size: Length 3.8 x Round Mid-abdominal Diameter 1.2 cm
(3)唐代西藏千年至純 21 眼老天珠
A Tang Dynasty Tibet Thousand-year-old the most purest 21-eyed Archaic Dzi Bead
重量:14 公克 grams
尺寸:長 4.7 x 圓形中腹部直徑 1.3 公分 cm
Weight: 14 grams
Size: Length 4.7 x Round Mid-abdominal Diameter 1.3 cm
(4)唐代西藏千年至純三槓至尊寶瓶牙黃老天珠
A Tang Dynasty Tibet Thousand-year-old the most purest Three Bars Supreme Treasure Vase ivory yellow Archaic Dzi Bead
https://youtu.be/gS9Sq9uxzoQ
https://youtu.be/9xboL9736No
https://youtu.be/fAR2CI0Bak8
重量:11 公克 grams
尺寸:長 4.6 x 圓形中腹部直徑 1.2 公分 cm
Weight: 11 grams
Size: Length 4.6 x Round Mid-abdominal Diameter 1.2 cm
寶瓶天珠與九眼天珠價值齊名,哲蚌寺裡面供奉的釋迦牟尼佛像就是佩戴寶瓶天珠, 珍貴且價格昂貴。
只有一條旁線紋的天珠為單槓天珠,有兩條以上旁線紋的為多槓天珠。多槓天珠比單槓天珠更珍貴,槓數越多越珍貴,一般三槓就是最多的了。
Treasure Vase Dzi Beads are as valuable as Nine-Eyed Dzi Beads. The Buddha statue of Sakyamuni enshrined in Drepung Monastery wears Treasure Vase Dzi Bead, which is precious and expensive.
A dzi bead with only one side line pattern is a single-bar dzi bead, and a dzi bead with more than two side lines is a multi-bar dzi bead. Dzi beads with multiple bars are much more precious than those with single bar. The more bars there are, the more precious they are. Generally, three bars are the most.
明朝開國功臣光祿大夫軍事大元帥
陳秀甫家族祖傳的傳世精品
The handed down masterpiece of the Chen Xiufu family who was the founding hero, official name Guangludafu, also the military marshal of the Ming Dynasty.
0 notes
grace010245 · 1 year
Text
Tumblr media
师父跟大家简单地介绍一下我们伟大的佛陀。
实际上释迦牟尼佛还有一个名字叫“能仁寂寞”,实际上就是释迦族的圣人。
根据佛经记载,佛陀在19岁的时候,他有感于人世生老病死的诸多苦恼,舍弃了王位,求离苦之道,出家修行,后来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我们伟大的世尊在弘法四十九年示寂,也就是说,佛陀在八十岁的时候(就是公元前543年)涅槃。
佛陀——释迦牟尼佛,诞生于2500多年前的古印度。相传佛陀降生前,是一位很高的菩萨,他的尊称为“一生补处菩萨”。一生补处菩萨是我们佛陀的前生。他住在兜率天的内院,以因缘成熟而降生于迦毗罗卫国。
他的父亲是国王净饭王,摩耶夫人在太子出生后的七天就去世了,由他的姨母摩诃波阇波提夫人养育成人。释迦牟尼佛太子当时天资聪颖,从小通达五明、四吠陀,并且相貌英伟,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无人能及。
我曾经给你们讲过佛陀的三十二相和八十种好,但是你们可能还不了解“五明”“四吠陀”是什么,我先简单介绍完之后,待会儿把“天生就通达五明、四吠陀”是什么,跟大家再解释一下。
17岁的时候,佛陀娶了表妹耶输陀罗为妃子,出家前生下了儿子罗睺罗。虽然太子的贵族生活优裕而且舒适,但因观察到社会的贫富悬殊和四姓阶级的不平等,又有众生之间相互的争斗,佛陀又有感于人有生老病死的苦难、人生的无常,于是生起出家求解脱的心,愿解脱自己。
终于在19岁那年的二月初八,夜出宫门,出家修道(当然在史典上也有记载说是29岁)。后来,我们学佛的众生将每年的农历二月初八作为释迦牟尼佛的出家日,各个庙宇、大寺庙都举行相应的法会。
佛家中广做功德,利用这个好日子,回向、祈愿一切有情众生离苦得乐,究竟圆满地去祈愿佛日增辉(就是佛的这天增加更多的光辉)。所以为什么凡是在佛的日子让你们念经可以多念一点?增加你们辉煌的佛性,正法久住,国泰民安,众生解脱。
佛陀一生弘化度众无数,他也受到当时一些外道的迫害,各种灾难都有。根据佛经《佛说兴起行经》记载,佛陀历经孙陀利谤佛、战遮女系盆诬陷(有一个女的肚子里弄了一个盆子,用绳子扎住,她就跑过去陷害诽谤佛陀,假装怀孕,说这孩子是佛陀的。没想到盆子没扎紧,当场就掉下来,露馅了),
还有奢弥跋谤佛,以及被木枪刺脚、被掷出的石头砸出血、食马麦、受苦行、患头痛、患背痛、患骨节疼痛等十次的灾难。其实佛陀的真身就是法身,法身无有生灭,佛陀为了众生才应现这些灾难,主要是让众生能够知道业报不失,令众生要对自己的因果产生畏怖之心(就是害怕,不要再留恋有色之身),能够断恶行善,证永恒法身。所以佛陀每一个行为都是为了救度我们。
佛陀说法四十九年,到了八十岁仍然孜孜不倦,带着弟子四处去行化传教。临到涅槃的时候,佛陀仍然不舍众生。他在涅槃之前,还接受了一位100多岁的外道,叫须跋陀罗,成为他最后一个弟子,过去讲叫“关门弟子”。
佛陀进入涅槃,弟子们悲痛不已,佛陀就教导他们说:“你们要佛陀永久住于世间,这是违背法性的自然规则。佛陀是宇宙真理的示现者,不能违背法性。”佛陀曾经开示他的弟子说:“如果你们不能依照我的教言而行,即使我活了千万年,于汝何用?
如果你们能依.教.奉.行,亦如我永久住世。你们要坚定信.仰,皈依法,依法而行,不皈依其他;你们要精进修学圣道,解脱烦恼,住心不乱,这才是我真正的弟子。”
佛陀明示弟子不要伤心,因为天地万物有生就会有灭,人有生就会有死,合会必然有别离,这是无常真理的定律。所以佛陀的一生给我们带来了佛法,让我们后人到今天都在受益。
⛅️——20200301纪念释迦牟尼佛出家日
0 notes
mouniassn · 2 years
Text
因為他欠我,就可以當小三介入他的家庭?
以下為兩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一
聽朋友轉述,有位女子長得漂亮又能幹,在一家髮廊工作,與老闆日久生情,婚後生了一男一女。原本生活幸福美滿,誰知髮廊另一名員工成了第三者。女子最後以離婚收場,拿了一筆為數不少的贍養費,開了一家美髮院,獨自撫養子女過著平靜的生活。
這平靜的生活在一次搭火車中出現了變化。在搭火車的過程中,她認識了一位男子,兩人很快就發展成戀人。女子兩年後才發現,自己竟然是第三者,明知不該,但此時感情已深,無法自拔。此時該男子的妻子也發現此事,用盡各種方式都無法讓兩人分開。
該女子的家門前有間佛寺,一天見到了佛寺的一位師父,兩人一見如故,很快就在師父的引導下接觸了佛法。女子自願提供自己開美髮院的場地,供佛寺當幼兒園的場地,她自己則當該佛寺的義工。在師父的開導下,女子慢慢看清感情的真相,與男子的情緣也逐漸轉淡,提升為朋友。
聽說這位女子過去世和男子原本是對恩愛的夫妻,也相約來世再當夫妻,但本世相見,女子卻無故成了小三。男子本世的妻子和女子過去世是姊妹,那一世男子對她非常照顧,所以本世成了他的妻子,且在男子後來癱瘓的十幾年中,對他無微不至的照顧。
男子本世雖做官,是家中的驕傲,但過去世官位更高,可惜沒有善待下屬,所以今生災難很多。女子和佛寺中的師父過去世是師徒,且結的是善緣,所以兩人的情緣能超越男女之情,本世又再度渡化她,讓她脫離了愛情的苦海。
聽了友人轉述這一則真實的故事,再看看周遭的一切,願還在迷宮中只求近利、不求脫離生死苦海的人們,能早日藉由佛光的指引,找到正確的路。
分享二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靠山山會倒,靠人人會老,只有靠自己最好;人世間,自己要對自己的人生負責。」
我最近因為一件事情和一個很要好、也是一塊修行的朋友有些不開心。她介入別人的婚姻已經好幾年了,但卻一直說是對方欠她的(有請示過)。
我的道德感重,無法容忍她這樣介入別人的家庭。她的經文唸得比我勤快,但我常提醒她:「修行、修身從自己做起,生活和遇到的人事物,也是一種考驗。佛菩薩是讓我們在生活中、在妳有肉身的情況下去身體力行,如果日日唸經,行為卻是與經文的教誨相反,反其道而行,如此的唸經有何用?」
我的話不中聽,最近還是發現她依舊跟對方有來往,我也不想去理解和勸說了,何時能悟,及時回頭,修行在個人。
(分享完畢)
經典是佛陀的智慧語錄,是佛陀曾經住世、教化眾生的證明。在佛陀的眼裡,每個人都有跟祂一樣的智慧,也將在未來世成佛。我們現在與佛陀的差別,在於佛陀已是覺悟的智者,而我們卻仍然被世間的各種情感所迷惑,迷失在親情、愛情、友情的迷霧裡,無法繼續前行,甘願做個停留在五濁惡世的迷人。
阿伯說:「口唸心不行,唸破萬卷亦宛然。」每天的勤奮唸經不只是功課,更不是白天做了錯事後,晚上趕緊唸經,唸讓自己心安的。老實懺悔,老實照做,實實在在跟著經典上說的,「如實修行」,「信受奉行」,經文的強大力量你才有辦法真實感受到。
修行人必須嚴格遵守五戒。「守五戒」,不是做給佛菩薩或其他人看的,而是用五戒來約束自己時時向外奔馳的心,用五戒來規範自己的行為邊界。我們都還是「迷人」,內心還沒有足夠強大的力量,能真正的做到無念、無相、無住,只能依靠外在戒律的制約,讓自己安份的走在圍起來的安全警戒線裡,不超越紅線,才不會讓自己跌入萬丈深淵,粉身碎骨。
不邪淫是五戒之一,不介入別人的家庭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縱然過去世雙方有約定來生再續前緣,但對方既有了家庭,不能就是不能,沒有第二句話可說!人會相遇都是久別後的重逢,這其中的因緣糾葛千絲萬縷,佛菩薩開示兩人有相欠,不是要您理所當然地去跟對方要債,而是讓您能在知道對方欠您的情況下,還能包容、慈悲、歡喜,從而了解佛法的真實義,學習放下一切的怨結仇恨,讓自己的心胸如虛空一般,包含一切、原諒一切。換句話說,佛菩薩開示兩人有相欠,不是要您利用對方潛意識裡對您的虧欠,然後予取予求;也不是讓您將自己介入別人家庭的行為合理化,為難另一個女人。
人在不同的年紀,做著那個年紀該做的事,該做的決定;幼稚、莽撞、不成熟,從不會到會,從不明白到明白,這是人生的過程。人無法將時光倒退,回到過去對當初錯誤的決定重新下指令,重新改變自己,但現在學佛、修行、唸經,已然明白因果討報的您,可以對現在的自己重新負責,為當初的錯誤決定設下停損點,也必須如此做!不能再用「這是他欠我的」,繼續催眠自己,繼續傷害另一個人!
阿伯說:「人生必考『財』與『色』。」很多人都敗在「感情」這一關,一個故意害人婚姻破裂的人,是不會有好報的,福報也會快速耗盡。如果現實世界的您正介入別人的家庭,請儘快請示跟對方「債清緣盡」的經文數,儘快唸完圓滿迴向後,儘快退出這糾葛的三人世界。就算再留戀、再不捨,不是您的就要趕快放手,不要跟現在的自己過不去,不要給未來的自己找麻煩,儘快抽身而退!
如果現實世界的您,正承受著被別人介入家庭的痛苦,也請儘快請示跟配偶、小三(小王)間「債清緣盡」的經文數,儘快唸完圓滿迴向後,內心滿滿的不甘心和委屈會逐漸變淡。感情只是每個人此生的功課之一,感情只佔您人生中一個極小的部份,這世上還沒有一件事,值得您用傷害自己的心情和健康做交換。
每個放下前都是掙扎,每個灑脫的背後都藏著不捨,但任何事、任何人都會成為過去。現在讓您難過的事情,有一天,您一定會笑著說出來。相同的事情,時間不同、心境不同,態度也就不同。世間的考驗就是要看您是否能在每一次的事件當中,堅持用智慧看待、處理。每次的考驗都在試圖動搖著您,看您是否夠堅強;它不斷測試您的力量,將你您的力量提昇到極致,爾後這些個過程,會讓您的內心更加強大。
沒有人能夠將您擊垮,除非您先放棄自己。調整受傷害的心,除了自己的心,這世上絕對沒有人能夠傷害到您。世界上最大的監獄是人的方寸之心,走不出自己被人傷害的心,到哪裡都是囚徒!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護法韋馱尊天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
3 notes · View notes
buddha-tuka · 6 months
Text
一日一句正能量美好無限量—每日圖卡分享
歡迎多多轉發分享,功德無量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0 notes
buddhavideo · 10 months
Text
歡迎多多流通分享,功德無量 ^^
0 notes
phillipmedhurst · 1 year
Text
Tumblr media
OSIFU 015. The hardest and the easiest consciousness
For a translation of the Chinese of this post into English, visit
最難又最簡單的覺悟
2010-03-10 Osifu開示
學佛要實修親證、腳踏實地,“嘴把式”於解脫成就無益。
於人無益的話不要說、能少說的話就少說、能不說的話就不說,說話也是耗能量。
時刻 清淨身口意。
時刻 與佛相應。
時刻 心佛一體。
時刻 心無所住。
時刻 觀照自心。
時刻 宇宙同心。
時刻 宇宙同體。
時刻 順應大道。
時刻 規律同行。
時刻 利己利人。
時刻 自度度他。
時刻 自覺覺他。
時刻 自化化他。
時刻 在塵出塵。
時刻 圓融妙明。
不受磨不成佛,歷來如此。
不磨 又怎會舍
不磨 又怎會放下
不磨 又怎會成長
不磨 又怎會圓滿
不磨 又怎會看破
不磨 又怎會心甘
不磨 又怎會情願
不磨 又怎會死心
不磨 又怎會塌地
不磨 又怎會透過
不磨 又怎會穿越
不磨 又怎會破關
不磨 又怎會突破
不磨 又怎會覺醒
不磨 又怎會切膚
不磨 又怎會深刻
不磨 又怎會無怨
不磨 又怎會無悔
不磨 又怎會回頭
不磨 又怎會回心
不磨 又怎會回歸
不受磨不成佛,
諸佛如來皆是如此走過,
我們也是如此。
讓我們大大方方, 走過、穿過、透過、闖過。
讓我們堂堂正正, 走過、穿過、透過、闖過。
讓我們瀟瀟灑灑, 走過、穿過、透過、闖過。
讓我們清清白白, 走過、穿過、透過、闖過。
讓我們自自在在, 走過、穿過、透過、闖過。
讓我們輕輕安安, 走過、穿過、透過、闖過。
無限風光在頂峰!
各有各的關,
各有各的難
各有各的艱,
各有各的險。
《真金現》
   --Osifu
爾等修行受熬煎,
為師心痛亦安然。
浪里淘金就這般,
千錘百煉真金現。
2010-03-10 11:03:06,送給眾弟子有緣人。
2010-03-10下午Osifu開示
Osifu倡導、踐行“大慈大悲方真情”!
Osifu 上中學的時候,很喜歡看武俠和神話小說。
Osifu 上中專的時候,很喜歡看儒家經典和道家經典。
現在,有閒暇的話,還會看看四書五經和道德經。品一品也挺有味道。
儒家和道家教法都是人類文明史上、歷史長河的兩朵奇葩。光彩奪目,直到今天依然璀璨!
孔聖人和老子 也是Osifu學習的榜樣。他們做了他們該做的,他們無愧于使命、無愧于願心、無愧于天地!
Osifu 目前沒有機緣拜會恒河、沒有機緣拜讀印度賢哲的經典、沒有機會親近印度的大地。但Osifu感謝她,她們孕育、哺育、養育了釋迦牟尼佛。
釋迦牟尼給人類帶了究竟解脫的明燈。
可是,僅僅過去了2500多年,我們人類就遺忘了,釋迦牟尼佛為何而來。
釋迦牟尼佛非常不幸的成為了一個信仰、一個宗教、一個飯碗、一個產業、一個財神、一個迷信、一個金碧輝煌的塑像。
Osifu 非常敬重 釋迦牟尼佛。
釋迦牟尼佛是Osifu的模範、榜樣、示範。
每每憶念釋迦牟尼佛,Osifu就很汗顏。
比起釋迦牟尼佛,Osifu願行欠缺太多太多。
時空一直都在轉變。
天地一直都在運轉。
三界一直都在變換。
宇宙一直都在向前。
自然一直都在變幻
有弟子:佛菩薩都是真理傳播者
也是來醫病的,不是稱佛為大醫王嗎?治眾生生死輪迴的病根。
Osifu : 悟得好
當要治這個病根的時候,呵呵
有的人就說了,“佛菩薩呀,我還要回家商量商量。”
有的人就說了,“佛菩薩呀,我還要回家考慮考慮。”
有的人就說了,“佛菩薩呀,我還要回家斟酌斟酌。”
病根 是什麼?
有弟子:我執?無明、我見?
這時候,呵呵
倘若抱樁搖櫓,再精進、精進再久,結果是什麼?
還記得,Osifu 拿著杯子,給你們做的譬喻嗎?
手握杯子
手不自在
是杯子 束縛手?
還是 手 執著 杯子 不放?
手放下了,就自在了。
如此簡單
大道至簡
有弟子:Osifu 手放下了杯子不也掉下了嗎
Osifu:杯子 有杯子 的去處。放下而已,又沒讓你摔破。
輕輕放下
自然放下
自在放下
心安放下
有弟子:杯子只是個器具,用完了就該放下。
Osifu:“用完了”?你說 什麼時候為“用完了”?
只要你心動,就“沒完沒了”!
有弟子:君子不器杯子是個器具,手不該被所累心也該無住
Osifu:心無所住
弟子 果然有智慧。
有弟子:弟子心不迷可身在迷中出不來啊
Osifu:所以要 歷事煉心!
很多大祖師開悟後,都要到滾滾紅塵中歷事煉心。
我們更是要 “烈火之中生金蓮”呀!
有弟子:烈火之中生金蓮怎麼修呀?Osifu?
Osifu:妙心無相,很聰明。
但 說出來的就不是密。
既然是密,就無法言傳。
更何況,密中密呢?
弟子 用 眼淚 請法,功德無量!
苦也好、笑也好,順其自然就好。
苦也好、笑也好,真情流露就好。
苦也好、笑也好,心不動搖就好。
苦也好、笑也好,了了分明就好。
苦也好、笑也好,不生不滅就好。
哭也好、笑也好,本自清淨就好。
哭也好、笑也好,返本還原就好。
哭也好、笑也好,不垢不淨就好。
哭也好、笑也好,不增不減就好。
哭也好、笑也好,一體同心就好。
哭也好、笑也好,圓滿回歸就好。
佛子,口氣不小。
佛子 你能把靈山 吞下去嗎?
佛子 你能把須彌山 吞下去嗎?
佛子 你能把大千世界 吞下去嗎?
佛子 你能把華藏世界 吞下去嗎?
佛子 你能把諸佛如來 吞下去嗎?
佛子 你能把宇宙萬靈 吞下去嗎?
當然
佛子還是孩子等長大了,估計就能吞下了。
能做到就好。就怕你心量不夠,肚量不大。
有弟子:氣吞山河,敢叫日月換新天。因為,你就是山河,你就是日月,你就是新天。
Osifu:又進一步
真好
看來,弟子可以吞靈山了。
有弟子:靈山在弟子心頭
何必求遠
Osifu:又進一步了,靈山早就被你們吞了。
還不敢承當。
不然何來“靈山只在汝心頭”?
佛子吞須彌,誰來解此密?
佛子吞大千,誰來解此密?
佛子吞華藏,誰來解此密?
佛子吞諸佛,誰來解此密?
佛子吞宇宙,誰來解此密?
佛子吞萬靈,誰來解此密?
《無我法》
         --Osifu
不可思議寶蓮華,
能量信息和密碼。
宇宙萬有規律化,
大道自然無我法。
2010-03-10 21:50:37,題贈弟子有緣人參悟。
這個偈子,你們 好好 悟一悟
沒有比這更密的密法了。
有緣者見,有心者悟,無我者證。
(The hardest yet easiest realization)
0 notes
jer2020 · 1 year
Text
佛弟子訪談-AM1300中文廣播電臺 專訪舊金山華藏寺住持若慧法師(3)
佛弟子訪談-AM1300中文廣播電臺 專訪舊金山華藏寺住持若慧法師(3) 前言: 在觀看下方視頻之前歡迎先看『第三世多杰羌佛聖蹟:佛光沐洗華藏寺。這僅僅是看見佛光嗎?』、『法帳現無常 藤蘿法帳頂』這兩篇相關的文章(連結如下),之後觀看時對於佛法的偉大與聖蹟,會有更一步深刻的體會與認知喔。 本次訪談精彩內容摘要: 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事先預言:天空大放五彩圓光佛光籠罩沐洗華藏寺 智慧第一的舍利弗與神通第一的目犍連尊者皈依南無釋迦牟尼佛的公案 怎樣算真正的佛門弟子 簡述什麼是佛學? 簡述什麼是佛教? 簡述什麼是佛法? 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闡述眾生平等的真諦。 放生的意義?放生的好處? 延伸閱讀: 法帳現無常 藤蘿法帳頂 法帳現無常…
Tumblr media
View On WordPress
0 notes
weisengift · 1 year
Text
Tumblr media
時光漸行花開之時,降臨人世將成正覺
佛陀(BUDDHA)智慧之語錄二:
一位高貴的靈魂(悉達多)降生於藍毗尼。將改變世界的人。
嗔怒似火,冥想如水,怒火帶來毀滅而冥想助長虔敬。
每雙眼睛都有許多夢想,每滴眼淚蘊涵著無邊的海洋,每把劍中都是一顆勇敢的心,每顆種子也孕育著一片森林。
人性可由愿力掌控,不行殺戮控制心性(鳥獸無法做到),平靜思緒坐下冥想,試著掌控你的心智。沈靜的思緒,是通達萬物本質的唯一路途,亦是解脫的無上妙法。
繁星光芒雖可忽視,卻無法阻止它閃耀。
生命永不止步,如河水奔流不息,河流停滯,便是死水一潭。靜下心來試著冥想,控制��的思想與情感,思緒平靜,才能理解問題的根源,獲得解脫。
愛是何物?不可名狀、不可強求自然流露,只能用心感受。即使相隔天涯卻如呎尺之間,痛在他心、痛在你心,愛無法習得是需要體會的情感,愛不以肉體感知而是心靈。
解脫?你我都不行必須婆羅門。他們通過吠陀,只能尋到解脫的定義卻非證據,你怎能確定?婆羅門唸了禱文就能解脫?去往天國呢?如此看來,人們早已被信仰所束縛,被吠陀蒙蔽了雙眼?空懸于深淵卻被告誡質疑經典將萬劫不復?若不然則永遠求索無憑,終其一生。人們抓著信仰的鎖鏈,沈浮于世即是所謂的傳統。
如果死亡是必然的歸宿,誕生的意義又在于何?為何五元素組成的身軀,還是要化為灰燼?死亡無法阻止日升、月落,也不能阻止雲動雷鳴,這是自然法則。花開&花謝、種子萌芽,雲生成雨、雨過天晴消弭無踪,升騰為雲周而復始。而世界腳步不停運轉不息。
業,即行為及其產生的一切影響,是印度哲學的最基本概念之一,人在自由時做出的決定會影響此後的命運,業一但做下,便永遠伴隨做業者,直到被消除。
吠陀和經典無可置疑?為何要盲目的聽從他的指示?世界每刻都在改變,經典卻一成不變,如果真有上主?難道他看不見人們的痛苦嗎?
衰老不擇貧富,每個人都會經歷,我是、你也是!生命的最後階段人人皆要經歷,美貌不再感官失靈,童年、青年、老年是生命的循環。
茫茫苦海貧窮、傷病、垂老之人,貧富之間業力流轉,生死之界輪迴不輟,無關窮富人總有一死,眾生皆要步向衰老,婆羅門也好、剎帝利也罷、吠舍與首陀羅都是。這就是人生。
釋迦牟尼(牟尼)二字意謂,指通過禪定或苦行,達到控制自我的狀態,捨棄物質欲望,得到精神覺悟的聖人。
禪定,古印度人描述為擺脫外界干擾,抑制各種雜念,保持內心平靜的精神境界,源於奧義書,常與智慧相關系,與現代所說的禪大不相同。與瑜伽關係密切,努力進入這種境界是重要的修持。
生命為何?行於天河存於思緒,時不變兮亦不可去,生命的無常(自性轉變而來的事物是無常的,不確定的,自性與神我恰恰相反是恆常的)是苦之因。如何超越無常?感受那真理不動、不朽、永恆(梵或者自性與神我)。
我,分為大我和小我,大我即是梵,小我與肉體的命我相對,是不生不滅的主體,真正的個體靈魂。
自然法則&中道,是修行奧義,看似簡單其實不然。因為我們,都被已沈睡已久的感知所遮蔽(擔心未來、悔恨過去)。若能專注於當下,亦能看清整個生命的歷程(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自然萬物都在其中,安住當下的每時、每刻!就能了解自己、亦能了解他人。
無明而有苦,誤解、憂慮、貪婪、憤怒、傲慢、妄想、嫉妒、恐懼都是源于無明,幻象則與之相反,此乃兩性。守持中道,不偏不倚如北極星,不餓己身亦不沈于欲望專注中道,如果認識到邪惡只是摩耶幻象,那一切煩惱自然熄滅。我們便能體會愛與包容,這兩種感覺本質相同。有如此感受再無怨恨,即使殘忍對待我們的人,也能試圖理解!當智慧之門開啟只有寬容常伴。禪定中思想產生了幻象,智慧將真理與事物剝離,將我及他人加以區分,並以這種分別誤導我們的生活。人們常為情感所困,而貪婪令人遠離真理,在由生至死的輪迴中,我們畏懼疾病與死亡,這只會增長我們的無知與恐懼。因此須破除一切幻想,一但從幻想走出!那生命也將自由脫離囚籠,清淨、沈定與和平。
四聖諦即真理,第一無可避免苦如影隨形。第二苦之集聚執著他物而無厭足,其終歸易散又以何為憑?第三解脫之道在于意識思辨,專注自身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方至於和諧圓滿。第四有一道路,可引領我們遠離諸苦達至真理,八正道:通過正見、正思維、正念、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定,指導我們的行為。
欲求由心而生,我們都以為滿足它就會獲得快樂?而夢想成真之時,我們的心又空虛如昨!知道為什麼嗎?生起欲望就像在做一個夢,一但得到滿足,就失去了那個期待已久的夢。生命的瞬間如指間流水,忘記塵世的欲望幻想不隨你生死,給不了你任何東西。畏懼生命流逝,先要否認它的存在,去捕捉那個潛藏的我(任何事物的過度甚至快樂,最終都是痛苦,因此要秉持中道,你將看到事物本質,獲得無上的寂靜)。
千百年來,我們往往指責他人的罪孽!需要經典和學者來幫助洗脫。我們祭祀、獻祭,但我肯定一切罪行源頭!是我們自己,也唯有自己才能打開解脫之門。只要守持淨行、守持五戒:第一不殺生,眾生皆與你一般畏懼死亡,一但停止殺生!你的心中就自然地生起慈悲。第二不偷盜,還要盡自己所能幫助弱者。第三不邪淫,忠誠相待自己的妻子。第四不妄語,勿花言巧語說不恰當的語言。第五不沈溺于飲酒。
四聖諦:第一無可避免苦如影隨形。第二苦之集聚執著他物無厭足,其終歸易散又以何為憑。第三解脫之道在于意識思辨,專注自身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方至和諧圓滿。第四有一道路可引領我們遠離諸苦,達至真理。
如果一個人,用智慧降伏了欲望和無知,又怎麼會找不到至高真理和解脫之道呢?一昧祭祀或獻祭,他只會永遠停留在原地,他起步的地方。
眾生因緣會相連續(整個自然渾然一體),則生諸法(被看不見的線相連),若你秉持善行如海浪歸于岸邊,時間推移善業將生世相隨,直至覺悟!反之若你做下惡行,亦將多生累劫感受苦果,成為下墮之因!如果你專注于當下的每一刻,保持平靜安然,那你將找到內心的中道,不覺悲亦不覺喜,擺脫業力流轉的束縛,終證得無上真理。
如果一個人,始終堅持任何原則,他終將失去心靈的自由,變得刻板呆滯,盲目地遵循這些成見,認為自己的信仰才是真理?對別類事物加以否定,此時思想的自由也不復存在,一種見解佔據上風,人的心念受到抑制,而沖突與對抗也隨之而來,盲目的信仰甚至是非信仰,又愈加抑制!思維是極其強大的,它可以完全將你掌控,而這樣的執念,是修行道路上最大的障礙。如果被它困住,那真理之門永遠不會敞開。
辱罵是惡行它不會得到回應,只能像回音一樣,讓惡語回蕩在你的心中。就像人不能脫離他的影子,同樣惡行也不會離開做他的人,他們還會回來加重你的痛苦。人們須醒悟認識你自己,邪念、惡行都會慢慢地消失。
容貌終會色衰,生命中沒有恆常之物,而這樣的無常,使內心時處患得患失,用具和財富可能並無價值!但對美好事物的依戀執著,將我們緊緊地束縛,生起了我慢並令其滋長,卻只是過眼雲煙。當你進入禪定會發現,所執著的一切不過是鏡花水月,你的悲傷在慢慢消失,而獲得的喜悅死亡也無法奪去,更何況是衰老。
當你覺察到,自己犯下罪行的時候?就已經邁出了解脫的第一步。
比丘乞行(托缽化緣的意思)是一種精神的修習,使我們學會謙虛與平靜,比丘眼中貧窮富有無有分別!佛法上眾生平等,三界生靈都有權力,學習那無上的真理得到智慧與解脫,乞行並不是自我貶低,相反給予布施的人,於慈悲與修為上卻能得到增長,對比丘而言是一種修行途徑,要相信不止比丘可以,人人都有這樣的能力(尋求施捨,我們內心深處的傲慢自大,隨之捨去!而對于施捨者,也是他們斬斷物欲洗脫罪行的方式)。
女子身處眾多束縛之中,也能得到解脫!但女子和男子的心思卻是有所不同。水不經陽光蒸騰上升,就沒有雨水的形成,我們須斬斷與塵世的聯系,以諸苦試煉身體抑止內心的染音,在獨處之中將內心降伏,為自己解答關乎生死的疑問?
不要執著過去的事物,也不要幻想未來,安住于當下,你將從這無法忍受的痛苦中解脫(仇恨不能抹去仇恨,仇恨只能用愛化解,這是自然恆古不變的真理)。
人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我們所為即是所想,善念成就善行,惡念成就惡行。這是自然的法則。
短暫的歡愉掠奪了我們的財富(自性),這財富就是無上的寂靜,一旦我們被這樣的歡愉誘惑,讓它深植腦海!也就如一枚長釘在悲喜間沈浮(這時要專注于你的呼吸,慢慢地吸氣!讓寂靜充滿,然後再慢慢地呼出達至無上寂靜)。
僧團(獅子吼),點亮了許多晦暗的人生,真理之言的宣講如同獅吼,悉破無數的妄見邪說,獅子有森林之王美譽,牠走出洞穴巡視八方發出如雷吼聲,聲貫長嘯飛鳥驚飛,巨鱷深潜于水下,象群聞之即改變前進的方向。同樣無上真理之吼聲震懾偏信與邪見,無律、執著與不安,大道如潮響令昏惑眾生立時醒覺,驚嘆而自問,在這重重危機暗無天日之地,是如何生活了那樣長久?以無常為恆常,自認世間存在獨立的我,視謊言為真相!如今是時候,摧毀這堵顛倒無明之牆了。
善業和智慧(學識),是人生最重要的兩個因素(如何發揮到極致呢?),解脫之道有三次第持戒、禪定與智慧,如果我們持戒正行,禪定修行自然會增長!而禪定中又生智慧,人人擇善而行,也就能戰勝情欲、嗔怒、愚痴、幻象與渴求,收獲解脫、和平與喜悅。
現世軀體非此世界所有,軀體消逝後仍不脫輪迴,正如做何種業受何種果!
如果浸在河(恆河)中就能洗清罪孽(那些生活在河中的魚、龜、蛇、蛙,早就得到解脫?),聖河水洗不掉你的罪行,洗清罪行需要喚醒是你自己。書卷中的記載、傳授與我們的知識或代代相傳的積習,都要有心去質疑它的真實性,做你自己的灯吧!
修禪和真誠的祈願(法事)有很強大的力量,能消減先人的惡業,讓他們有機會入正法之途。一盞灯能點亮許許多多的灯,它擋不住光芒,事實上反是增輝而閃耀,正如歡喜是通過分享傳播的。
要做自己的一盞燈(明心見性),比戰勝他人更重要的是戰勝自己!那份勝利只屬於你自己,任何人都無法奪去,無論是天神還是提迭(阿修羅),無論在天國還是在地獄。
無論貧窮、富有,生命皆有痛苦!所區別處只是量的不同(多寡),時至今日我傳授給你們的知識,要細心研讀審慎觀察!不斷地去實修先親身體證,才可分享給他人。不要輕易相信任何事物,即便是我說過的話!直到你運用學識與智慧、加以思辨確信不疑。一切法無常!生而后死、起而后滅,你們要時刻精進以得解脫。
蓮華善訓,我教給比丘們的有一些能訴諸語言,有一些卻無法用語言形容!我將它傳給了大迦葉。如果花開的這一奇蹟,為我們禪定之眼所觀,你的整個生活也就變了。那一朵白蓮,它的生命旅程始于水中,開花、生長,再后來亭亭獨立于水中。那同樣,我已將那無上真理住立于輪迴世間。
生命奧祕之一,便是從恐懼中解脫!不憂心未來之事,不糾纏過去的傷痛,也不要依賴畏懼你過去的人。而生命的另一真理,你所執著的人或物最終必將失去,從你不再伸手求助的那刻起!便是得到了解脫。
婚姻生活平等為要,丈夫與妻子的結合是甜蜜的,家庭才有生氣繁榮!這樣的繁榮可以傳播開來,令人人都感到喜樂,丈夫與妻子在世間的結合,是要超越軀體與金錢物欲的,妻子是丈夫軀體的一份,丈夫應給予妻子尊重與榮耀,丈夫也不應使妻子在人前蒙羞,妻子不違背為人婦的準則,丈夫亦當担起正法遠離諸惡習,丈夫的每個決定要考慮妻子的願望。深愛丈夫亦是妻子的職責,將丈夫的家庭視為自己家,常做愛的港灣對夫家成員關心照顧、禮敬賓客,你們信任彼此!那無上真理將屬你們二人。
生命本就是向死之路,聚合就昭示了分離,有潮漲便會有潮落!若無死亡,又怎會有誕生呢?
由滅中見不滅,悲傷中見歡喜,殘暴中見人性,醜惡中見至美,無明遮蔽了人們的視線!我們撥開這樣的幻象,那一切苦、一切憂自然息止,我們的內心慈愛與寬容開始覺醒!眾生情感皆是一般,倘若你非覺悟者,便不能發現覺悟之趣,倘若你生起覺悟之趣,那你也將成為佛陀。
隨文記載:
天人來轉世,就不是其它五道前來出生的人?所能堪比擬的,論長像才學&人品資質都優於其它五道。可是縱然是天人下凡的佛陀,哪也得面臨許多考驗(每一個靈魂都因使命而生,責任不可逃避)。
語末: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https://new500arhat.wordpress.com/
john 2022 12 21
1 note · View no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