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mgik
Text
Tumblr media
0 notes
Text
Tumblr media
台換發數字身份證政策弊端那麼多,被叫停是意料之中的事。
0 notes
Text
Tumblr media
台灣壹定要加強監管力度,對申報不實者進行嚴厲查處。
0 notes
enchantingpuppyzombie · 5 months
Text
希望存錢,卻不知道怎麼存?退休理財專家曝抵抗通膨應做到這事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中華民國退休基金協會前理事長王儷玲:抵抗通膨 至少2成薪資用於投資
Tumblr media
根據聯合報退休力大調查發現,民眾希望存錢,卻不知道怎麼存錢。大家常低估退休需求,太晚開始儲蓄、退休投資太保守;也有人選錯投資工具,導致準備成本太高,無法落實長期投資;更常見的是沒有及早進行長照險、醫療險及年金險規畫。
雖然退休年齡延後,但隨醫療進展、壽命延長,退休至離世的時間不減反增,若要抵抗通膨,保有老後生活財務餘裕,至少2成薪資用於投資是較合適的比率,但台灣民眾多數只將薪資的1%至6%用於投資,實在太少。
早期增值、晚期保值,是最省力的投資方式。投資標的選擇應隨年齡而不同,年輕時應選擇投資報酬率約8%的投資標的,如股票等,藉由複利效果累積資本;老後則可以選擇較為穩健、投資報酬率約4%至5%的投資選項,如債券等,藉此保值、保本。
退休理財是長期投資,民眾不要聽信某些理財專家建議,時常「買了基金又賣掉」,至少要持有3至10年,否則轉換過程中容易買錯基金、進出場時也會導致損失。業界已有不少退休理財專屬產品,依照年齡不同分為積極、穩健、保守等項目。
長照保險也是常被忽略的投資選項。隨長壽趨勢,民眾需要長照的時間約8至10年,費用至少花費600萬以上,若沒有保險,退休金恐被吃垮。建議及早投保,否則愈晚買、費用愈高,還有被拒保的風險。
Tumblr media
中國信託銀行專家團隊協理蔡安棋:富足人生三本:老本、病本、保本
針對退休準備,大家常有三個迷思,一是太晚準備;二是準備的金額不夠;三是準備工具配置不當,沒有定期檢視。
打造富足人生,要考慮退休三本,也就是老本、病本與保本。在老本的部分,準備退休金,應該越早越好,善用時間複利優勢。在台灣家庭理財暨世代退休大調查裡,國人準備退休理財的前三大工具是股票、定存和儲蓄險,這兩年股市回溫,不同世代的民眾都增加股票的投資比率。
30世代容易受市場波動影響而頻繁進出市場,故整體投資績效不佳,建議設定目標,定期定額投入,且集中度不要過高,穩定累積資金流。50世代民眾比較保守,建議要找到長期能夠對抗通膨的工具,並隨著年齡增加降低風險資產比重。可利用「100法則」,以100扣掉年齡,這個數字就是投資上限,假設現在70歲,100減70就是30,投資風險資產比率不要超過全部資產30%。
有關病本,一定要在退休前檢視醫療保障,優先透過實支實付險轉嫁高頻高額醫療支出,且「保大不保小」,透過失能險轉嫁未來長期照顧費用,再來就是重大疾病跟癌症險的一次性理賠服務保障。
在保本的部分,安養信託加意定監護可做為防護傘,保障我們未來。安養信託可將退休後可能需要的金流、醫療或養生村相關費用,先寫未來信託支付持條件,待實際上退休後,信託業者就是財務管家。現在很多金融機構推出預簽型安養信託,55歲以上民眾即可規畫,退休前把資金分批信託帳戶。
意定監護是在有意識時,選定一名或多名信賴的家人或朋友,成為意定監護人,當真的沒有行為能力時,意定監護人可申請監護的裁定宣告,代為處理生活上大小事。
現在詐騙橫行,讓大家對於金融產品和機構有疑慮,中國信託持續推動公平待客原則,只要發現高齡客戶有遭到詐騙的疑慮,就會通報警方到場協助,降低被詐騙、財務損失風險;在數位金融浪潮下,產品設計也考量高齡客戶需求,積極降低高齡客戶數位落差,其中調整ATM使用流程更簡潔��確,並於客戶服務提供極簡化語音服務。
Tumblr media
0 notes
enchantingpuppyzombie · 5 months
Text
側睡、仰睡與趴睡哪個對睡眠品質影響大?這些睡姿較易做噩夢
Tumblr media
許多人都知道睡眠姿勢對睡眠品質與睡眠期間有很大影響,但或許不知道有些睡眠姿勢會讓人更容易做噩夢。
雅虎(Yahoo)新聞網站報導,一項睡眠姿勢與做夢的研究發現,喜歡左側睡的人比右側睡者更容易做噩夢。原因何在?難道仰睡與趴睡就可避免做噩夢嗎?
夢境解析專家、暢銷書作者泰瑞莎 · 張(Theresa Cheung)表示,這是有可能的,任何睡姿都會做夢,但某些研究顯示,與左側睡相比,右側睡會有更多宣洩情緒與有助療癒的夢;而左側睡可能與噩夢有關,因為左側睡會給心臟帶來更大壓力。泰瑞莎說,只要有壓力,睡眠品質就會變差,隨之而來的就是噩夢連連。
她也指出,雖然左側睡和右側睡者夢境品質不同,但仰睡的人也比趴睡者更容易做噩夢。研究顯示,仰睡容易引發噩夢,而趴睡者的夢更有力量。
泰瑞莎認為,仰睡時容易做噩夢,是因為睡眠姿勢會影響呼吸。研究指出,仰睡會讓睡眠呼吸中止(sleep apnea)等呼吸問題噩化;她解釋說,這也會導致做噩夢。
有夜間呼吸困難的人更容易從深層睡眠進入淺層睡眠,做的夢也多與焦慮有關。截至目前,尚未有足夠的研究顯示睡眠姿勢會影響夢境,但有可靠的研究指出,呼吸問題會導致睡眠品質不佳;而睡眠品質差,便會讓做噩夢的機率增加。
泰瑞莎建議,如果經常做噩夢,不妨嘗試改變睡姿。最好的方法是採取較有利呼吸順暢的右側睡,這樣或許可減少做噩夢,但如果有胃灼熱毛病,右側睡則非最佳選擇。
然而,做噩夢並不一定與睡眠姿勢有關,睡眠環境與就寢習慣也很重要。泰瑞莎表示,睡眠最關鍵的因素永遠與舒適度有關,而改善做噩夢的最好方法就是從睡眠衛生(sleep hygiene,指良好的睡眠習慣)做起。
0 notes
enchantingpuppyzombie · 5 months
Text
「蜘蛛撒尿」會導致嘴唇長疹子?解析「口唇型疱疹」的成因、治療與預防
Tumblr media
聽健康
許多人常一覺醒來,發現嘴唇、鼻翼等部位,長出很多刺刺癢癢的水泡,恐是「口唇型疱疹」上身。一旦人的免疫力差、壓力過大、感冒時,容易感染疱疹病毒引發口唇型疱疹,雖然多數症狀輕微,但如果病毒擴散至眼睛,可能導致視力受損,極少數情況下,病毒會影響到大腦引起腦炎。
「口唇型疱疹」是什麼?如何傳染?
常見的單純疱疹病毒(HSV)分為第一型(HSV-1)及第二型(HSV-2),第一型疱疹病毒大部分都感染在口唇周圍,第二型疱疹病毒則較常引起生殖器官、臀部、肛門附近及大腿等部位疱疹。
Tumblr media
口唇型疱疹初期症狀有哪些?可能併發哪些問題?
感染口唇型疱疹初期,通常集中在嘴唇邊緣出現小水泡,有輕微的刺痛或燒灼感,若水泡破裂會形成疼痛的潰瘍,初次感染可能會有輕微發燒、肌肉痠痛或淋巴結腫大等症狀。
許釗凱說,雖然大多數疱疹病例輕微,但見過幾例較嚴重情況,曾有異位性皮膚炎病患合併嚴重疱疹病毒感染,進而演變為「疱疹性濕疹」,又稱為「卡波西氏水痘樣疹」;也有個案的病灶擴散至眼睛,導致視力受損,極少數病毒還會影響到大腦引發腦炎,這是非常嚴重但罕見的情形。
部分民眾的口唇型疱疹易反覆發作,許釗凱分享預防、減輕之道:
●首要避免熬夜、壓力、過度疲勞等會誘發因素。
●更要避免與疱疹病毒的傷口親密接觸,不要共用牙刷或唇膏等個人用品,保持手部清潔,尤其是在接觸臉部前。
●發作時,可使用抗病毒藥膏或口服抗病毒藥物治療,以減輕症狀。
口唇型疱疹反覆發生的原因有哪些?
皮膚科醫師趙昭明指出,口唇型疱疹常長在嘴唇、鼻翼、T字部位等處,會感到刺刺癢癢的,通常5至7天就會好,治療以擦抗病毒藥物為主,如果沒有改善,代表症狀比較嚴重,會開立口服抗病毒藥物。一般人每年發生不超過3次,但有些人每個月都會長,代表免疫力不好、壓力大,一直處在很累的狀態。
荷爾蒙是影響口唇型疱疹發生的因素之一,趙昭明表示,臨床上觀察,罹患口唇型疱疹女性多為30至45歲,界於停經前、荷爾蒙旺盛的年紀,因為月經荷爾蒙波動造成口唇型疱疹;男性則落在30至50歲左右,大都是上班族,可能工作壓力大、常熬夜引起。
特別的是,沒什麼壓力的小朋友也可能得到口唇型疱疹,趙昭明說,小朋友可能是溫差大或感冒沒有好引發,大人得過口唇型疱疹就不要親小孩,否則可能透過唾液傳染,抵抗力降低就會出現疱疹。
趙昭明指出,現代人生活習慣改變,有些人可能出現一、二型混合的情形。有一名28歲女性,感冒一段時間後,免疫力降低,上下嘴唇開始長出很多又刺又癢的水泡,甚至有點潰爛狀況,屬於比較嚴重的狀態,以擦藥配合抗病毒藥物進行治療。
0 notes
enchantingpuppyzombie · 5 months
Text
張誌家心肌梗塞猝逝,友人曝「求救文」!心臟科醫曝恐非傳統型
Tumblr media
前職棒投手張誌家今天驚傳心肌梗塞過世,享年43歲,張媽媽已證實這項消息。輔大醫院院長、心臟血管專科醫師黃瑞仁說,張誌家年輕、有名,又是運動員,「冠狀動脈突然完全阻塞猝死,機會不高」,他不認為猝死原因是傳統心肌梗塞,研判原因恐是肥厚性心肌病變,或先天性冠狀動脈開口異常所致,但真正死因仍須解剖才能得知。
黃瑞仁指出,張誌家是出名的運動員,年輕時每天都在接受高強度訓練,如果有心肌梗塞、心絞痛、狹心症等症狀,應該早就被發現了,一般來說,急性心肌梗塞好發年齡約為5、60歲,原因是冠狀動脈完全阻塞,這樣的情形發生在運動員身上,「機會真的不高,幾乎是不太可能」,因此,這不是傳統認知的冠狀動脈硬化、阻塞,引發的急性心肌梗塞。
黃瑞仁說,若是運動員在球場上突發心肌梗塞,可能原因有三種,第一、肥厚性心肌病變所致,這一類患者可能不適合進行競爭性運動比賽;第二、先天性冠狀動脈開口異常,必須透過冠狀動脈電腦斷層攝影檢查才能確定。第三、心律不整而造成猝死。
不過,外傳張誌家猝死前曾經飲酒。黃瑞仁說,如果是喝酒引發嘔吐,而嘔吐物阻塞呼吸道,也可能引起呼吸道窒息猝死,也不能排除此一原因,但還是以肥厚性心肌病變、先天性冠狀動脈開口異常引發猝死的可能性較高。
張誌家猝逝友人曝「求救文」 醫:這情形運動員更危險
【記者鄒尚謙/台北即時報導】
前職棒投手張誌家今日驚傳心肌梗塞過世,享年43歲,張誌家家人已證實消息。張誌家友人表示,他去年9月曾在臉書發文「曬太陽後腦兩側特別容易頭痛」,希望尋求親友意見。急診醫師表示,這類症狀符合「高血壓」徵兆,臨床上許多血壓飆高而引發的頭痛,長期高血壓容易使血管硬化,成為心肌梗塞的高風險族群,運動員轉教練後,生活型態驟變「反而更加危險」。
張誌家傳出在中國大陸猝死,他在台中老家的友人聽到消息不敢置信,對於有人傳說他疑有飲酒更說不可能,還說張誌家並不喝酒。據了解,張誌家這幾年轉當教練,更考上高爾夫球教練執照,近日在中國大陸工作,因為和家人失聯,朋友趕抵其宿舍查看時,卻見他趴在桌上已無生命跡象。
彰化秀傳醫院急診醫學部總監、台灣急診醫學會監事黃炳文表示,天氣冷、心肌梗塞的病患增加,運動選手會倒下通常都是心臟問題,面對冷急症,運動員時常更加危險。
黃炳文說,運動員平時運動量大,因此飲食長期高熱量,轉作教練後運動量下降,飲食習慣改不過來就會體重暴增,若又有許多邀宴,高油脂、高膽固醇的豐盛飲食,更加會累積心血管的負擔。
「運動員常覺得撐過就好了,但一次沒撐過去可能就發生憾事。」黃炳文指出,運動員耐力比一般人好、更能撐,當出現胸悶、胸痛時,都覺得不嚴重,因此選擇撐過去,前面幾次撐過了,但當一次危險撐不過去可能就過世了。
張誌家友人表示,張誌家於去年9月19日,在他的臉書發文,內容為「有沒有醫學常識豐富的朋友能解惑一下,最近常常莫名頭痛,尤其是曬太陽的時候,這個症頭直接影響最近打球的成績,痛的地方通常在後腦兩側,有朋友瞭解是什麼情形嗎?──覺得很糟。」
對此,黃炳文也說,臨床上遇到的頭痛病患相當多,且通常就是「高血壓」問題,本來130毫米汞柱的血壓,頭痛時一量飆高到230毫米汞柱,是「隨時會倒下」的數值。
黃炳文表示,急診接收到的患者中,不少高血壓患者都是因為「不遵從醫囑服藥」,直到頭痛得不了才吃高血壓藥;長期不妥善控制高血壓,很容易讓血管硬化,導致心肌梗塞急性發作,因此一旦有胸悶、暈眩或是頭痛等症狀,務必趕緊就醫,尋求專業醫療協助。
0 notes
enchantingpuppyzombie · 5 months
Text
打擊新國病!肺鱗癌喜迎健保給付國際標準治療 醫界提醒:肺腺癌才是「重中之重」
Tumblr media
肺癌為目前國內發生率及死亡率最高的癌症,成了威脅民眾健康最大的「新國病」,其中,肺鱗癌過去大多只能選擇20年前的傳統化療,晚期病人通常活不過一年,所幸在醫界、病友團體極力呼籲下,健保署宣布本月起放寬給付晚期肺鱗癌患者的癌症免疫藥物合併化療一線給付,讓弱勢癌友看見「生」機,醫病均肯定健保署的有感施政。
然而,改善肺鱗癌治療只是打擊肺癌的一小步,病人數最多的肺腺癌才是肺癌中的「大魔王」,特別是無基因突變的患者,治療權益長期以來未受重視,相較於健保投入大量資源引進一代接一代的標靶藥物,這群不適用標靶治療的病人,最需要的第一線治療是符合國際標準的免疫藥物合併化療,醫病期盼健保給付下的肺腺癌也能盡速跟上肺鱗癌的腳步,讓這群人數最多的弱勢肺腺癌家庭不再被遺落。
林口長庚醫院腫瘤科主治醫師吳教恩指出,大多數的肺鱗癌患者沒有腫瘤基因突變,因此沒有標靶藥物可使用,所幸他們對癌症免疫藥物的反應還不錯。他進一步分享,自己就曾遇過一名第四期的肺鱗癌患者,腫瘤太大無法手術摘除,透過加入臨床試驗的機會,接受免疫藥物合併化療後腫瘤縮小,再由外科手術切除腫瘤,目前已維持2到3年都沒復發。
「病人如果沒加入臨床試驗,過去要第一線使用免疫藥物合併化療,光是免疫藥物的費用一年就高達上百萬元!」吳強調,晚期肺鱗癌患者因治療落後許久,常活不過一年,醫界和病友團體一再替癌友發聲,健保署也從善如流,本月起給付第一線的癌症免疫藥物合併化療,值得肯定。
對此,健保署副署長蔡淑鈴指出,健保署理解病友迫切期待,考量肺鱗癌尚無有效的標靶藥物可以使用,相對於有基因突變的肺腺癌病人,整體治療效果及存活落後很多,傳統的化學治療效果也有限。而第一線使用癌症免疫藥物合併化療相較於化療單用,可延長存活期約5.6個月,也因此,該署針對肺鱗癌患者放寬給付條件,預估年約300名患者受益。
一個治療一個希望,台灣癌症基金會副執行長蔡麗娟強調,健保財務困境大家都知道,今年肺鱗癌健保署願意給付用癌症免疫藥物合併治療於第一線治療實屬不易,基金會曾進行1,255個癌友家庭照護調查,有6成5癌友自費使用新藥,2成會超過百萬元,3成5的癌友要放棄工作,也有不少家屬得調整工作型態,因此,病團非常感謝政府對癌友家庭的支持,也盼政府不能止步於此。
面對肺癌的兇猛威脅,中研院院士楊泮池日前皆同各大肺癌相關醫學會代表,提出政府應成立「國家級肺癌辦公室」,楊院士強調,要提高肺癌存活率,除低劑量電腦斷層公費篩檢找出更多早期肺癌患者外,精進晚期肺癌的治療勢在必行。
肺腺癌是肺癌當中病人數最多的型別,這群患者能否得到妥適治療,對提高肺癌存活率非常關鍵。根據美國癌症治療指引,沒有驅動基因的肺腺癌,第一線首選治療為癌症免疫藥物或癌症免疫藥物加化學治療,但目前健保對晚期肺腺癌,絕大多資源仍投注於「有腫瘤基因突變者」的標靶治療上,「無腫瘤基因突變者」的治療仍舊在原地停滯不前,這群病人得忍受連續化療失敗的折磨,才有機會第三線治療單用免疫藥物,遠遠落後國際治療指引。台大醫院癌醫分院院長楊志新指出,化療效果因人而異,病情控制率約五成,不過,這群沒有驅動基因的晚期肺腺癌患者,根據國際治療趨勢,就是第一線使用免疫藥物加上化療,才有機會提高存活率。
對此,蔡麗娟憂心指出,癌症治療因健保限縮給付或晚給付而未符合國際治療指引,這不只是病人用藥可近性的問題,長期下來,更將導致我們沒有國際臨床試驗的標準病人,現在新藥研發速度飛快,台灣未來加入臨床試驗的機會將逐漸減少。
蔡淑鈴指出,提高新藥可近性及照顧更多病患,一直是健保署努力的方向,癌症治療資源雖然多以標靶藥物為主,但若沒有驅動基因患者的新藥治療,只要有科學實驗的數據可以證明,都可向健保署提出申請,健保署會努力在有限的資源下,做最大效益分配,朝藥品給付能與國際指引接軌之方向辦理,希望在有限費用下照顧更多的人。
0 notes
enchantingpuppyzombie · 6 months
Text
台湾南部农场的羊患布鲁氏菌病
Tumblr media
台湾羊群 30 年来首次出现布鲁氏菌病。
农业部表示,屏东县一农场的三只动物被发现感染该细菌,但进一步感染的风险较低。据台湾国际广播电台(RTI) 报道,这些动物已被扑杀,四名员工表示没有健康问题。
农业部表示,该农场不对游客开放,工作人员在工作时间佩戴口罩、手套和其他防护装备。这些感染是在九如镇农场的例行年度检查中发现的。
过去30年里,没有发现国内布鲁氏菌病感染病例,但2015年发现了一例从印度尼西亚输入的病例。医生表示,人类参观农场或喝羊奶不会轻易被感染,但与动物打交道的人需要注意观察据CNA 报道,请注意观察症状,包括发烧和关节疼痛。
0 notes
enchantingpuppyzombie · 6 months
Text
沒時間運動?每天爬樓梯「這高度」就降20%心臟病風險、燃脂瘦更快
新聞中心蔡經謙2023-12-25 | 瀏覽數 16,263
Tumblr media
【早安健康/蔡經謙報導】爬樓梯不僅有助鍛鍊肌肉!英國研究團隊分析45萬多人資料,發現只要每天爬超過5層樓(約50階樓梯),就可能降低約20%的心臟病風險!爬樓梯不像日行萬步般需要長時間運動,專家指出,即使只爬10分鐘也能得到健康益處,建議久坐民眾掌握「運動零食」訣竅,把握上下班、休息空檔,多爬樓梯,預防心血管疾病。
這篇新研究發表於《動脈硬化期刊》(Atherosclerosis),研究人員分析了英國生物庫458,860名成年參與者的數據,透過問卷調查,收集參與者爬樓梯和生活方式等多種資訊,平均每位參與者被追蹤的時間為12.5年。
Tumblr media
研究結果發現,和每天幾乎不爬樓梯的民眾相比,每天多爬一層樓(10階樓梯),就有預防動脈硬化心血管疾病(ASCVD)效果,且爬得越多,越能降低風險,研究人員因此認為,爬樓梯是短時間、高強度的運動,能有效率地改善心肺機能與血液中的脂質。
多爬1~5樓:降3%風險
多爬6~10樓:降16%風險
多爬11~15樓:降22%風險
多爬16~20樓:降23%風險
多爬21樓以上:降19%風險
該研究結果發現,一天只要爬超過5層樓,就能對健康就有極高效益,能降低動脈硬化心血管疾病(ASCVD)風險,研究人員因此建議,可將爬樓梯作為1種低成本、易於實現的日常活動。
路易斯安那州杜蘭大學公共衛生暨熱帶醫學學院的共同通訊作者Lu Qi博士表示,短時間內以高強度運動的方式爬樓梯,可有效改善心肺健康、脂肪代謝。
爬樓梯該爬多久?掌握「運動零食」概念10分鐘就有效
另一篇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McMaster University)的研究也發現,只要每天爬樓梯、下樓梯約進行10分鐘左右,就有提高心肺機能、改善肌肉的效果。
這個發現更容易讓民眾將「運動零食」(利用零散時間做少量運動)的概念融入生活中,麥克馬斯特大學運動機能學教授、研究作者Martin Gibala分析,即便是沒時間運動的上班族,也能在早上、中午、下班時花10分鐘爬幾段樓梯。習慣久坐的上班族也能發現,爬樓梯所花的時間與喝杯咖啡、去廁所等休息相仿,短時間即能得到有效鍛鍊。
許多民眾不愛爬樓梯往往是害怕膝蓋受傷,該如何正確地爬樓梯、減輕關節負擔呢?足部量測、輔具專家羅明哲曾於《走對路少生病》中指出,爬樓梯時,在下方那隻腳的膝關節若尚未挺直,就爬上下一階樓梯,就會導致步態不完整且相當費力。當上方的腳踩上下一階樓梯後,若能等下方腳的膝蓋完全挺直,再登上階梯,就能降低膝蓋���力,變得輕鬆又省力。
日本物理治療師田中尚喜則建議爬樓梯時留意以下步驟,便能提高髖部穩定度,將關節承受傷害降至最低:
雙腳打開至與肩同寬,抬腿時不要只靠腳部肌肉,要連骨盆、屁股的肌肉一起抬起。
盡量讓整隻腳掌同時貼地,且將脊椎往運動中的腳的反方向傾斜。比方說抬右腳時,上半身就往左邊側,留意頭不要超出肩膀。
踏上階梯後,可想像用頭的力量拉動全身,如此一來就能自然地用骨盆、上半身的肌肉一起爬樓梯了。
Tumblr media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瘦小腹、最不傷膝蓋的爬樓梯方法!4訣竅減緩對膝關節的衝擊
上下樓都不怕!史上最輕鬆走樓梯姿勢,減少腿部衝擊、肌肉不累不傷
0 notes
enchantingpuppyzombie · 7 months
Text
60歲中醫師手麻、頻尿,醫一看已嚴重病變!40歲後這部位最傷
Tumblr media
【早安健康/林恩能(宏恩綜合醫院神經外科主任)】這是一個有名的老中醫師,當時年約六十多歲,本身也在執業,是他的西醫師朋友把他介紹給我。中醫看診最重要的是望聞問切,然而他發覺自己感受不到脈象傳來的感覺,而且左右手都麻掉了,其中右邊比較嚴重。
他當然有先用中醫的方法診療自己,是不是氣血循環不好,所以嘗試自己針灸,吃一點中藥,一陣子都沒有效果,後來覺得還是要尋求西醫的幫助。
後來我一看,就是很嚴重的頸椎多節椎間盤突出症,頸椎三到六節出問題,也是後來才講,他晚上會起來多次夜尿,本來以為是膀胱無力、攝護腺的問題,後來才發覺是頸椎多節病變引起尿控制的功能下降,正因為這兩個症狀,所以來找我處理。
頸椎位在頭與軀幹之間,本身由七節骨頭、八對神經組成,其中,最重要的是頸脊髓,頸椎除了骨頭、椎間盤、頸脊髓以外,附近包圍著甲狀腺,還有不少的大血管,包括兩條名為「椎動脈」的大動脈,及頸部頸內動脈、頸外靜脈等。
此外,此部位周遭還包括食道、氣管,以及頸後、頸前的一些肌肉群,所以頸椎可說承上啟下,是腦部傳遞神經訊號的必經之路,藉此傳遞訊號給軀幹的五臟六腑和肢體最重要的一個關卡。它也是承擔頭部重量,以及控制頸部、手臂和上半身活動的重要部位。
0 notes
enchantingpuppyzombie · 7 months
Text
致癌、糖尿病風險飆增62%!哈佛研究揭這食物:加不加工都危險
Tumblr media
【早安健康/蔡經謙報導】常吃紅肉、加工肉品會影響腸道,不只會增加大腸癌風險,根據哈佛大學一項最新研究,這樣的飲食習慣也會增加糖尿病的罹患風險!每天多吃一份加工紅肉,就可能增加46%的第二型糖尿病風險。該研究歷時14年,共計追蹤21餘萬人,發現有2萬多人罹患第二型糖尿病,且罹患風險更隨著食用紅肉的增加而遞增,和吃最少紅肉的群體相比,吃最多紅肉的民眾,罹患糖尿病風險高出62%。
哈佛研究:紅肉吃越多糖尿病風險越高!最多大增62%
Tumblr media
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研究團隊,追蹤1976年~1989年間,參與《美國護理健康研究》(Nurses' Health Study,NHS)等3種大規模問卷調查報告的民眾,總計涉及人數高達21萬6,695人。
直到2017年追蹤結束時,發現有將近22,800人罹患第二型糖尿病,以此數據進行分析,發現:
和吃最少紅肉的群體相比,吃最多紅肉的民眾,罹患糖尿病風險高出62%。
每天多吃一份「加工紅肉」,與增加46%糖尿病風險相關。
每天多吃一份「未加工紅肉」,與增加24%糖尿病風險相關。
依研究作者、哈佛大學營養系博士後研究員Xiao Gu定義,加工紅肉包括:香腸、牛肉或豬肉熱狗、培根、加工肉三明治等。一份加工紅肉相當於28g培根或45g其他加工肉品;未加工紅肉則包括:牛肉、豬肉、羊肉當主菜、三明治等。一份未加工紅肉相當於85g豬肉、牛肉或羊肉。
Xiao Gu表示,在世界各地不同人群中都有觀察到紅肉與糖尿病之間的關聯,希望透過研究加強現有證據,藉此解決是否應該為了健康考量而少吃紅肉的爭議。而這份研究對應該要建議限制紅肉攝取(不論加工或未加工)提供了強而有力的支持。
英國雷丁大學(University of Reading)營養與食品科學系教授 Gunter Kuhnle則表示,雖然這項研究不能證明吃紅肉就會一定會導致第二型糖尿病,不過多種生理機制可能會讓紅肉與糖尿病產生關聯:
紅肉富含飽和脂肪,飽和脂肪會降低胰島素的敏感度,與胰臟β細胞的功能。胰臟β細胞與製造胰島素、調節血糖息息相關。
血基質鐵(動物性食品中的鐵),會增加胰島素阻抗、增加β細胞的功能受損程度,並增加氧化壓力,讓體內的自由基和抗氧化物變得不平衡,而自由基會傷害人體細胞。
吃紅肉是變胖的原因之一,而體脂肪過高是糖尿病危險因素。
紅肉吃太多不僅影響血糖。根據衛福部資料,WHO已將紅肉列為2A級致癌物(很可能對人類致癌),每天吃100g紅肉,就會增加17%大腸癌風險;吃50g加工肉品,則會增18%大腸癌風險,不可不慎。
不吃肉,怎麼補足身體蛋白質?下一頁看看研究推薦,選這2種降30%糖尿病風險!
1 note · View no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