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mgik
#敖德薩
winpolitics1234567890 · 2 months
Text
俄軍斬首行動? 澤連斯基險些命喪敖德薩, 當時同行的還有這位大人物....
https://www.msn.com/zh-tw/news/world/%E4%BF%84%E8%BB%8D%E6%96%AC%E9%A6%96%E8%A1%8C%E5%8B%95-%E6%BE%A4%E9%80%A3%E6%96%AF%E5%9F%BA%E9%9A%AA%E4%BA%9B%E5%91%BD%E5%96%AA%E6%95%96%E5%BE%B7%E8%96%A9-%E7%95%B6%E6%99%82%E5%90%8C%E8%A1%8C%E7%9A%84%E9%82%84%E6%9C%89%E9%80%99%E4%BD%8D%E5%A4%A7%E4%BA%BA%E7%89%A9/ar-BB1jtkyO?ocid=XMTS&cvid=eae90b18bfc146d7b065dda2269812bb&ei=24
Tumblr media
俄軍斬首行動? 澤連斯基險些命喪敖德薩, 當時同行的還有這位大人物....
https://www.msn.com/zh-tw/news/world/%E4%BF%84%E8%BB%8D%E6%96%AC%E9%A6%96%E8%A1%8C%E5%8B%95-%E6%BE%A4%E9%80%A3%E6%96%AF%E5%9F%BA%E9%9A%AA%E4%BA%9B%E5%91%BD%E5%96%AA%E6%95%96%E5%BE%B7%E8%96%A9-%E7%95%B6%E6%99%82%E5%90%8C%E8%A1%8C%E7%9A%84%E9%82%84%E6%9C%89%E9%80%99%E4%BD%8D%E5%A4%A7%E4%BA%BA%E7%89%A9/ar-BB1jtkyO?ocid=XMTS&cvid=eae90b18bfc146d7b065dda2269812bb&ei=24
0 notes
tanghighacester · 2 months
Text
俄軍斬首行動? 澤連斯基險些命喪敖德薩, 當時同行的還有這位大人物....
https://www.msn.com/zh-tw/news/world/%E4%BF%84%E8%BB%8D%E6%96%AC%E9%A6%96%E8%A1%8C%E5%8B%95-%E6%BE%A4%E9%80%A3%E6%96%AF%E5%9F%BA%E9%9A%AA%E4%BA%9B%E5%91%BD%E5%96%AA%E6%95%96%E5%BE%B7%E8%96%A9-%E7%95%B6%E6%99%82%E5%90%8C%E8%A1%8C%E7%9A%84%E9%82%84%E6%9C%89%E9%80%99%E4%BD%8D%E5%A4%A7%E4%BA%BA%E7%89%A9/ar-BB1jtkyO?ocid=XMTS&cvid=eae90b18bfc146d7b065dda2269812bb&ei=24
Tumblr media
俄軍斬首行動? 澤連斯基險些命喪敖德薩, 當時同行的還有這位大人物....
https://www.msn.com/zh-tw/news/world/%E4%BF%84%E8%BB%8D%E6%96%AC%E9%A6%96%E8%A1%8C%E5%8B%95-%E6%BE%A4%E9%80%A3%E6%96%AF%E5%9F%BA%E9%9A%AA%E4%BA%9B%E5%91%BD%E5%96%AA%E6%95%96%E5%BE%B7%E8%96%A9-%E7%95%B6%E6%99%82%E5%90%8C%E8%A1%8C%E7%9A%84%E9%82%84%E6%9C%89%E9%80%99%E4%BD%8D%E5%A4%A7%E4%BA%BA%E7%89%A9/ar-BB1jtkyO?ocid=XMTS&cvid=eae90b18bfc146d7b065dda2269812bb&ei=24
0 notes
chicagochinesenews · 10 months
Text
列名世界遺產大教堂遭俄國攻擊重創 敖德薩居民悲傷
(中央社敖德薩25日綜合外電報導)俄羅斯數天前以飛彈攻擊烏克蘭城市敖德薩,重創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的「主顯聖容大教堂」,烏克蘭官員憂心看著後牆上深深的裂縫,擔心整棟教堂會垮掉。 Continue reading Untitled
Tumblr media
View On WordPress
0 notes
historysandwich · 10 months
Text
Tumblr media
【常威近代史】(八百零四回)
成吉思汗移陵
時間線進入1939年嘅6月,6月1號,《中國婦女》月刋喺延安出版;日本東洋電化工業公司響臺灣花蓮港設廠製造磷酸肥料;今日,中英外匯平衡基金委員會成立,委員會嘅作用係管理中英匯兌平衡基金借款。今年3月,國民政府同英國政府簽訂合同,由中英共同設立外匯平衡基金1000萬英鎊喺蘇格蘭銀行,專供香港、上海兩個地方外匯市場用以維持中華民國法幣匯價,即係法幣嘅backup基金池。基金由中國,交通兩間銀行提供500萬英鎊,其餘500萬英鎊由英國麥加利及滙豐銀行借出,委員會嘅辦公室設喺香港,由上面嘅事件可以睇到,香港喺全國金融市場嘅重要性,一直處於某一高度。
6月2號,全國慰勞抗戰將士總會成立。6月3號,日本飛機空襲寧波;同日,蔣介石為林則徐禁煙百年紀念發表訓詞,限令全國喺一、兩年之內禁絕鴉片。眨吓眼,鴉片遺禍中國已經有百年歷史,去到20世紀30年代,中國仲有幾多道友追龍?睇嚟仲有幾千萬人掛?身為炎黃子孫、龍的傳人,點樣都要記住始作俑者係大英帝國。6月5號,軍事委員會設立戰時新聞檢查局,6月6號,日本內閣五相會議通過《建立中國新中央政府方針》,為中國佔領區內籌備建立一個更有代表性嘅新傀儡政權作好凖備,呢個新傀儡政權當然就係為汪精衛等人度身訂做。
6月6號,一個近代史上嘅大人物逝世,佢就係前北京政府大總統徐世昌(1855-1939),今日佢喺天津病逝,終年85歲,老實講以當時嘅人嚟講,係非常長命。徐世昌係直隸天津人,清代光緒進士出身,授翰林院編修,1895年袁世凱喺小站練兵,以翰林兼管營務處,之後歷任軍機大臣,巡警部尚書。1907年為東三省第一任總督,1910年任軍機大臣,受體仁閣大學士。1911年辛亥革命之後,幫助袁世凱取得總統職位,係中國近代史上一個非常重要嘅轉折性人物,1914年任政事堂國務卿,1918年由安福國會選為大總統,係徐世昌人生巔峰,1922年被直系軍閥趕下臺,結束其漫長嘅政治生涯,徐世昌一生人做事合理合情合法,絕非大奸大惡之徒,亦深受國民景仰,可以咁樣講,近代史上唔少歷史轉折位,就係有徐世昌呢種聰明人先可以順利過渡,避免出現更大嘅災難同戰亂,離開政治舞臺之後,徐世昌遷居天津租界養老,直至今天逝世。徐世昌之死,亦標誌著一個舊時代嘅結束。
所謂一個舊時代,就係大家仲可以有傾有講,符合最低限度道德律運行;而一個全新嘅時代,就係血肉橫飛,趕盡殺絕,勝者為王,道德?out晒day了!事實上不單中國如此,全世界都係一樣,當地球上每個人用依種森林法則邏輯思考,唔再講形而上嘅道德律,咁爆發人類歷史上最殘酷嘅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亦都係理所必然。
6月8號,國民政府通令嚴緝汪精衛,去到呢個時候,汪精衛已經被視為漢奸戰犯,人人得而誅之。歷史行到呢度,相信好多中國人已經忘記「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依句慷慨激昂嘅詩句作者是誰了?
6月8號,為防止日本人慫恿親日嘅德王德穆楚克棟魯普(1902-1966)盜取成吉思汗陵寢,國民政府決定移陵,並且派沙克都爾扎布(1873-1945)為起陵主祭官,圖布陞濟爾葛勒、傅作義(1895-1974)、鄧寳珊(1894-1968)等7人為起陵致祭官。今日,各漢蒙官員分別喺伊克昭盟伊金霍洛及蘇定霍洛等地方,致祭成吉思汗陵寢同埋遺劍。6月10號開始由伊金霍洛移陵。7月1號,運抵甘肅榆中興隆山。大家千祈唔好睇小成吉思汗移陵依件事,對蒙古人嚟講,成吉思汗係最重要嘅民族象徵,甚至去到今時今日,蒙古人仍然視成吉思汗為民族歷史上最偉大嘅人物。
今日成吉思汗陵位於中國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伊金霍洛旗札薩克鎮甘德爾敖包嘅伊金霍洛草原上,屬窟野河上游,亦即係1939年移靈前嘅原址。成吉思汗祭祀之所「八白室」清朝初年遷至伊金霍洛,抗日戰爭期間遷至甘肅,後於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之後,遷至青海塔爾寺。1954年遷回原址伊金霍洛,現有建築修建於1955年至1956年,陵內有成吉思汗生平功業繪畫及其坐像、遺物,並陳列有元代文物。1982年,成吉思汗陵正式被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另外想同大家補充一點,由於蒙古族宮廷葬俗中不會對外透露墓址,並且在埋葬完畢後會用馬把墓址踏平,以免被人發現,甚至在埋葬過程中,如有外人發現也會將其殺害,導致成吉思汗真正埋葬之地點,其實至今無人可以確認。明朝編撰的《元史》記載包括成吉思汗在內嘅元朝諸帝皆葬於起輦谷(音殮),但起輦谷究竟位於何處則不明。這引起多方猜測,至今已經有起輦谷位於六盤山、阿勒泰山等多種說法,但類似說法都傾向於認為成吉思汗陵係一個衣冠冢。但亦有說法認為成吉思汗陵內確實沒有成吉思汗遺體,不過響薩滿教角度上並不算是衣冠冢,此外還有觀點認為成吉思汗陵內安放嘅係成吉思汗骨灰,而成吉思汗陵所在地嘅伊金霍洛旗政府,則表示成吉思汗本人就葬在成吉思汗陵內。當然邊個真邊個假?已經無從稽考。
#常威💀 #蔣介石平反系列  #佛經抄寫員 #中日戰爭 #中華民國
0 notes
keenywong · 10 months
Text
Tumblr media
在俄羅斯導彈襲擊敖德薩期間,年輕的烏克蘭婦女躲在浴室裡。
歐洲 2023...
0 notes
briefenthusiastlight · 10 months
Text
【時事金掃描】北京下沉地鐵線變形 李毅罵中共
1 note · View note
peterchiublack · 1 year
Text
頭條揭密》,「匕首導彈失靈」,普丁臉丟光了!高超音速武器戰力遭懷疑,中時新聞網,2023/05/19。
俄羅斯高超音速導彈臨場失效,讓普丁在全球眾目睽睽下丟盡了臉,遭到各國的嘲笑,3名俄羅斯科學院的高超音速專家被控叛國罪,看來導彈與其科學家都是凶多吉少。俄羅斯科學院對外發出公開信表示,3名科學家被捕將阻礙俄羅斯高超音速技術的發展,甚至威脅到整個俄羅斯科學界的發展。其實擔心的不只是俄羅斯科學界與軍方,同樣號稱擁有多種無法攔截的高超音速導彈的中共,內心恐怕也是忐忑不安。
3名俄羅斯高超音速科學家當中的阿納托利.馬斯洛夫(Anatoly Maslov)與亞歷山大.希普尤克(Alexander Shiplyuk)2人是早在去年6月與8月被捕,瓦列里.茲維金采夫(Valery Zvegintsev)的逮捕未見諸媒體報導,直到今年4月7日被法院裁定拘留,他是高超音速技術實驗室的創始人。其中馬斯洛夫還涉及洩漏極機密的高超音速技術數據給外國,一般相信是中國。俄媒指出,在俄羅斯的叛國罪案件都是秘密處理的,因為大都會涉及機密資訊,被判有罪的人最高可處20年徒刑。
普丁要拿最嚴重的叛國罪來懲治3名科學家是有原因的,當地時間5月15日俄軍對烏古蘭首都基輔的愛國者導彈陣地進行導彈飽和攻擊,俄軍曾報告「已徹底摧毀基輔愛國者導彈陣地」,而且是6枚匕首(Kinzhal)高超音速導彈「全部命中」,其中包括擊毀愛國者導彈的陣地雷達一套、發射架5座,普丁聞訊龍心大悅。不過隨後情報官員又傳來消息稱,基輔的愛國者導彈陣地仍在工作,俄軍的導彈飽和攻擊失敗,除了僅1枚巡航導彈落在愛國者陣地附近,其餘的17枚巡航導彈與6枚匕首導彈都在遠處被擊落。普丁驚愕之餘下令核實,確認這一波飽和攻擊毫無戰果之後大為惱怒,痛罵軍方與導彈設計局的人都是騙子。
匕首(Kinzhal)、先鋒(Avangard)、鋯石(Zircon)3種被俄軍採用
在大規模導彈攻擊下,高超音速導彈失效讓普丁顏面盡失,它曾是普丁多次拿來公開炫耀的武器,研發過程花費驚人,佔用了大量其他項目的經費。最早高超音速武器項目很多,但最後僅匕首(Kinzhal)、先鋒(Avangard)、鋯石(Zircon)3種被俄軍採用,其餘的有部份出售給其他獨聯體國家。其中的匕首是從SS-26(北約代號:岩石)彈道導彈、也就是後來的伊斯坎德爾(Iskander-M)導彈的基礎上發展出來的高超音速大氣層內巡航導彈,先鋒是薩爾瑪特(Sarmat)洲際導彈的滑翔載具機動彈頭,鋯石則是超音速吸氣衝壓發動機驅動的高超音速反艦導彈,也可以用於打擊地面目標。
前蘇聯解體、普丁掌權後的這幾十年,唯一稱得上的有領先地位的軍事科技成果就只有高超音武器,其他海陸空的武器沒有任何可觀之處。像Su-57隱形戰機與印度合作又半途變卦,服役後問題一大堆,飽受國防軍事界嘲笑,T-14主戰坦克很多奇葩設計也遭到質疑。這些尖端武器項目都有經費不足的問題,許多經費引都被挪去發展高超音速導彈。
西方軍事分析人士指出,正因為高超音速導彈號稱無法攔截、每發必中的優勢,讓普丁敢於挑戰北約,即便其他軍種的武器沒有新的進展,俄羅斯也照樣被視為無人敢惹的世界級的軍事強權。2014年俄羅斯入侵克里米亞,當時烏克蘭已無抵抗的實力,北約亦未表態介入,但俄軍也不敢擴大佔領區,主要就是高超音速武器還在開發中,普丁擔心北約出兵干涉會讓俄軍難以應付。到了2022年北約態度強硬,普丁仍執意入侵烏克蘭,很可能是高超音速武器服役後讓普丁有恃無恐。
俄軍去年高超音速匕首導彈曾使用了3次,烏克蘭完全無力攔截,普丁還得意洋洋地向西方國家炫耀,沒想到美國的愛國者導彈一到,匕首導彈全數遭到攔截,對愛國者導彈的飽和攻擊不只沒有達到震懾的效果,還在眾目睽睽下6枚高超音速導彈全數被擊落,等於是當眾挨了6記耳光,這樣的結果恐怕連美國都感到意外。事後俄軍仍不死心,隔日深夜俄軍再次對基輔與敖德薩發射30枚巡航導彈,其中大部分攻擊基輔,結果射向基輔的巡航導彈也全數被愛國者擊落,攻擊敖德薩的導彈中有一枚突破防空系統攔截擊中一家工廠。
過去幾年來,有關高超音速導彈的突防能力經常被國防軍事專家引用,包括它無法偵測、偵測到也無法預測彈道,加上速度太快,防空系統反應不及,其電子干擾能力能主動干擾對方雷達,還有突防用的電子誘餌,因此它完全無法攔截。除了俄羅斯之外,中國也有包括東風-17在內的已服役與試驗中的高超音速導彈,東風-17還在裴洛西訪台後發動的對台軍事演習中首次用於台海,引起高度的關注。如果俄羅斯科學家洩漏的高超音速導彈數據是中共所獲得,可能會對中共發展高超音速武器造成一些影響,加上這次俄羅斯匕首導彈被全數攔截,未來高超音速武器是否會受到重視或改進,勢必會有更多的變數。
0 notes
dsvsdbnju · 2 years
Text
西部熱浪來襲 美國電網面臨「雙重崩潰」原文網址: 西部熱浪來襲 美國電網面臨「雙重崩潰」
美國華盛頓州、奧勒岡州、加州等多區受熱浪侵襲,其中西雅圖和波特蘭於6月底分別錄得41.7及46.1度,創出歷史新高。極端天氣帶來的熱浪威脅,不僅令當地人感覺難熬,還是繼上個冬季德州大停電後,美國電網的另一次嚴峻考驗。
踏入夏季以來,美國和加拿大的西北海岸受到極端熱浪侵襲。自上周末起更遭遇史無前例的苦況,由乾旱、阻塞高壓、東太平洋持續上升的溫度等因素,形成了被稱為「高溫穹頂」(Heat Dome)的高氣壓罩頂,令原本帶來涼爽空氣的噴射氣流,被高壓阻擋無法進入降溫,情況猶如焗爐般「焫着」整片地區。
這股熱浪至今導致華盛頓東部出現路軌變形,電車因而被迫停駛。當局又接獲大量中暑求助,令受災地區的急症和救護車服務疲於奔命。而且,由於以往夏季平均只有19度左右,故當地不足45%的住宅及商舖有安裝冷氣,使得民眾面對酷熱天氣更形崩潰。尤其是通風不佳或密集的環境,熱島效應的聚熱加倍,更出現了室內比室外更熱的情況。
有見及此,各地方政府緊急呼籲各大機關和企業,推出臨時高溫假期及津貼,並盡可能避免僱員戶外工作,以避免因高溫造成生命危險。當局亦緊急在多個城市的體育館、大型場地設立臨時住宿,提供有冷氣設備的設施給民眾避暑。
極端天氣衝擊電網陷「惡性循環」
熱浪一方面推動全美的電力需求上升,另一方面亦限制了其發電的能力。這是因為由發電廠產生電力,到電纜將電力供應到每家每戶,電網系統各個部份都有機會因極端高溫和乾旱天氣而造成負面影響。
其實,這次已非當地電網瀕臨崩潰邊緣。去年夏天,加州在熱浪侵襲期間經已遭遇輪流限電,逾100萬民眾忍受無電之苦。今年2月,德州罕見的暴風雪天氣使當地電力系統癱瘓,影響數百萬人用電多日,約150多人死亡。停電亦令導致德州經濟損失高達1,300億美元,多間電力公司破產。
德州電網今年二月也曾因極端天氣而癱瘓。(Getty)
上月初,加州溫度不斷打破紀錄,當時電網經已告急。6月28日,華盛頓州有17,000名用戶斷電,愛達荷州(Idaho)、俄勒岡州、加州和內華達州也有合共近2萬戶斷電。除西岸地區外,東岸的紐約市亦出現大規模的停電。6月30日,市政府呼籲840萬名市民節約用電。
紐約市長白思豪(Bill de Blasio)表示,市內出現酷熱天氣下供電不足的問題,他說:「這是非常嚴肅的事情,我們正面臨真正的挑戰,我們應該立即減少家庭及企業的用電量。」近日,紐約市中央公園的溫度已經達到攝氏37度,市內部份地區出現停電。
乾旱加劇電力供應的問題。(Getty)
有美國氣象科學家認為,上述停電情況揭穿的是,國家並未準備好應對未來因全球暖化所造成的極端天氣。舉例,波特蘭地區的電力公司因熱浪必須要安裝額外的冷卻系統,以防止設備過熱。而這些系統本身也耗電,加上美國近期安裝冷氣的家庭有增加的趨勢,令電網系統的負荷更形沉重。熱浪還會減少太陽能電池板的發電量,因太陽能板就像電腦晶片,過熱反而會影響效能。
高溫以外,熱浪帶來的嚴重乾旱亦困擾着大片西岸地區,當地湖泊水位下降、河床乾涸,對美國電網構成額外挑戰,因當地不少燃煤、天然氣、核電廠等通常依靠水源來冷卻系統。若果可抽取的水源越少,發電廠可以安全產生的電力也就越少,重則更有機會令工廠停產。
山火也會對供電系統造成破壞。(Getty)
此外,乾旱亦會影響水力發電。其中科羅拉多河上的米德湖(Mead Lake)的情況最為明顯,該湖是全美體積最大的水庫,它為著名的胡佛水壩提供水源,並為亞利桑那州、內華達州和加州提供電力。近期,該湖的水位下降至不足326米的歷史新低,美國開墾局(U.S. Bureau of Reclamation)表示,低水位經已令大壩的電力輸出減少四分一,預計情況仍會惡化。
拜登「基建大計」負擔更重?
目前,美國電網主要分三大部分,即洛磯山脈以東的地區、洛磯山脈以西的地區,以及德州。作為擁有豐富石油天然氣資源的能源大州,德州在極端天氣下也告急,可見美國電網當前所面對的嚴峻考驗。
美國部份電網出現長期擁堵的情況。(Getty)
這或許使得拜登(Joe Biden)政府的基建大計,即使最終獲通過,其效用也許亦會受到負面影響。雖然參議院達成協議注資數十億美元用於提升電力系統,惟現時情況可見這方面的需求龐大,能否滿足各地需求仍未可知。此外,華盛頓當局在承諾削減溫室氣體排放的同時,想要積極推動電動汽車、其他電力公共交通以及電力供熱的發展,其所面臨的挑戰相信不少。
而且,雖然當局增加使用來自水力、太陽能或風能等可再生能源,過程基本上有望實現碳中和及有助於遏止氣候變化,惟有能源專家表示,當可再生能源不夠用時,備用能源往往是更骯髒的選擇,如煤炭、天然氣,甚至緊急情況下的燃油發電機等。燃燒這些化石燃料會產生更多的溫室氣體排放,通過在大氣中吸收熱量來加劇氣候變化,並引發惡性循環。
拜登的萬億基建開支或因極端天氣而大打折扣。(Getty)
拜登政府指望太陽能和風力發電機來取代燃燒化石燃料的發電廠,問題是這些再生能源需要大量的土地和合適的天氣,故此通常遠離供應電力的城市。因此,由此造成的輸電線路擁堵,將會是美國電網一個更大的問題。
這些線路是將電力從生產地點輸送到所需地點,現時經常出現擁堵的地區,包括有德州敖德薩(Odessa)、紐約上州至下州、賓夕法尼亞州桃底核電站(Peach Bottom Atomic Power Station)至馬里蘭州巴爾的摩縣等。
現有的美國電網系統,經已影響了國家未來的可再生能源發展。(Getty)
在佛蒙特州北部,官員們暫停了新的太陽能和風能項目,因為輸電線路無法再輸送電力。擁堵的後果正是,風能和太陽能設備有時無法運行,線路上沒有空間來承載電力。
另一個問題是,風能、太陽能和其他項目可能需要等待數年才能獲得連接到輸電線路,而新輸電線路的規劃、許可和建設也可能需要7 到10年的時間,導致許多擬議項目遭撤回。
由此可見,美國電網的問題影響深遠,要解決好上述的種種問題或許亦遠非拜登政府龐大的基建開支力所能及。
原文網址: 西部熱浪來襲 美國電網面臨「雙重崩潰」 | 香港01 https://www.hk01.com/sns/article/645559
0 notes
zerosula · 2 years
Link
烏克蘭2.5萬人連署拆俄女皇雕像 改立「美GV男優雕像」總統必須回應 | 國際 | CTWANThttps://www.ctwant.com/article/195003
0 notes
jollytrashheroclod · 2 years
Text
烏東戰略重鎮遭包圍 俄軍飛彈襲敖德薩已釀21死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220703/2285904.htm?from=ettoday_app
0 notes
enm-new · 2 years
Text
俄14枚飛彈猛轟烏南部 糧倉遭到炸毀!
Enm新聞網 記者郭軍彥/國際報導 俄軍持續透過飛彈轟炸打擊烏克蘭。烏軍方指出,俄軍當地時間週一對南部地區發射數十枚飛彈,還炸毀了一棟糧食倉庫。 圖/取自網路 《路透》報導,烏克蘭南部行動指揮表示 ,俄軍在3小時內接連發射14枚飛彈轟炸南部地區,位於黑海敖德薩港口的一間糧食倉庫遭炸毀,但沒有造成平民身亡。烏軍認為,這是俄軍因烏軍的成功行動所引發的「無用的憤怒」。 報導指出,克里米亞半島領導人阿克瑟諾夫(Sergei Aksyonov)指控烏克蘭攻擊克里米亞石油天然氣公司(Chernomorneftegaz)的鑽油平台,有3人受傷,另有7人暫時下落不明。接著便傳出俄軍飛彈攻擊烏克蘭南部地區的消息。
Tumblr media
View On WordPress
0 notes
liuzhao-zhao · 2 years
Photo
Tumblr media
普京已亡 (at 敖德薩站) https://www.instagram.com/p/CeFRG36poKt/?igshid=NGJjMDIxMWI=
0 notes
tanghighacester · 2 months
Text
俄軍斬首行動? 澤連斯基險些命喪敖德薩, 當時同行的還有這位大人物....
https://www.msn.com/zh-tw/news/world/%E4%BF%84%E8%BB%8D%E6%96%AC%E9%A6%96%E8%A1%8C%E5%8B%95-%E6%BE%A4%E9%80%A3%E6%96%AF%E5%9F%BA%E9%9A%AA%E4%BA%9B%E5%91%BD%E5%96%AA%E6%95%96%E5%BE%B7%E8%96%A9-%E7%95%B6%E6%99%82%E5%90%8C%E8%A1%8C%E7%9A%84%E9%82%84%E6%9C%89%E9%80%99%E4%BD%8D%E5%A4%A7%E4%BA%BA%E7%89%A9/ar-BB1jtkyO?ocid=XMTS&cvid=eae90b18bfc146d7b065dda2269812bb&ei=24
Tumblr media
俄軍斬首行動? 澤連斯基險些命喪敖德薩, 當時同行的還有這位大人物....
https://www.msn.com/zh-tw/news/world/%E4%BF%84%E8%BB%8D%E6%96%AC%E9%A6%96%E8%A1%8C%E5%8B%95-%E6%BE%A4%E9%80%A3%E6%96%AF%E5%9F%BA%E9%9A%AA%E4%BA%9B%E5%91%BD%E5%96%AA%E6%95%96%E5%BE%B7%E8%96%A9-%E7%95%B6%E6%99%82%E5%90%8C%E8%A1%8C%E7%9A%84%E9%82%84%E6%9C%89%E9%80%99%E4%BD%8D%E5%A4%A7%E4%BA%BA%E7%89%A9/ar-BB1jtkyO?ocid=XMTS&cvid=eae90b18bfc146d7b065dda2269812bb&ei=24
0 notes
chicagochinesenews · 10 months
Text
重啟黑海穀物協議談判 俄提條件要聯合國3個月內達成
圖為烏克蘭工人裝集敖德薩地區收成的穀物。(路透社) (中央社莫斯科19日綜合外電報導)俄羅斯今天表示,聯合國有3個月的時間執行雙方備忘錄上的條件,根據這份備忘錄,聯合國若希望莫斯科重返穀物協議談判桌,將協助俄羅斯農產品出口。 俄羅斯17日宣布退出黑海穀物協議,不滿聯合國提出協助俄羅斯糧食和肥料出口的承諾未兌現。 黑海穀物協議去年7月在聯合國和土耳其居間斡旋下達成,讓烏克蘭穀物得以重新運出黑海港口。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Antonio Guterres)當時暗示,莫斯科一旦退出協議,將代表協助俄國糧食和肥料出口的相關協議也一併終止。 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沙卡洛娃(Maria Zakharova)表示,聯合國若希望莫斯科重返關於恢復烏克蘭出口的談判,則有責任執行與俄國的協議。 沙卡洛娃今天告訴俄羅斯衛星電台(Radio…
Tumblr media
View On WordPress
0 notes
israelmega · 6 years
Text
敖德薩(Odessa),烏克蘭第三大城,在19世紀末直到20世紀初期之間,人口曾經高達一半為猶太人,她曾是世界上繼紐約與華沙之後,第三個猶太人口最多的城市。因為政策,敖德薩的猶太人比其他猶太隔離屯墾帶的猶太人有更多自由,也因此敖德薩吸引了許多猶太人前來居住,使得敖德薩成為重要的錫安主義發源地。
  敖德薩的猶太歷史 Jewish Odessa
1791年的沙皇俄國時期,葉卡捷琳二世(又譯:凱薩琳女皇 Catherine II) 在今日立陶宛、波蘭、克里米亞、烏克蘭劃了一個「猶太隔離屯墾帶」(Pale of Settlement) ,猶太人被限制居住在這區域內,不能擁有土地、不能上大學、也不可離開這區。
  但是敖德薩是整個屯墾帶的一個例外。
敖德薩本來是黑海旁的一個小漁村,原來就有猶太人居住。看上這裡的不凍港可作為軍事港以及貿易港,葉卡捷琳二世要把敖德薩打造成國際自由貿易城市。那要拿猶太人怎麼辦?葉卡捷琳二世其實並不喜歡猶太人,但她並不笨,她知道她需要猶太人以及他們的生意腦袋,因此她開放這裡的猶太人可以上大學、也少了很多職業限制。
  學術界的影響力
於是在敖德薩猶太人蓬勃發展,地靈人傑的敖德薩孕育出許多重要的現代猶太學者,例如偉大的希伯來詩人Mendele Mocher Sforim、Shaul Tchernichovsky、以及以色列國家詩人 Hayim Nahman Bialik (文學獎 Bialik Prize就是以他命名)等。
沙皇時期的猶太人只有在敖德薩可以當醫生(但不能收費)。這是第一個擁有自己診所的猶太醫生,因為某個有錢人的孩子被魚刺卡到,太感謝這個醫生救活了孩子,所以這個家族捐錢蓋急診室給這位猶太醫生看病。
  這幾張照片是敖德薩的一個家族,他們的故事是這樣,先是祖母從波蘭搬來敖德薩,當時的規定是沒有親人依靠的話就需要向公爵註冊。那天她去公爵家,但公爵是穿著浴袍去會見她。據說她唸了公爵一番,然後公爵真的回房間換了衣服,然後她才說她是來註冊的,而公爵也真的給她註冊的文件。解說員說,從她的臉就可以看出她堅忍又有原則的個性。(左上是那位祖母)
  許多猶太人擠到敖德薩來,在1860年蓋了沙皇時期地區最大的會堂 Brodsky Synagogue Odessa
    還有同時期開的 Еврейская община одесса – Тиква (Tikva),因為外表不太像會堂,所以並沒有被摧毀
    政治界的影響力
敖德薩的自由,除了讓猶太人在學術界有所成就,也讓他們擁有財富。因此敖德薩猶太人比其他俄國猶太人更早也更有條件投入錫安主義。猶太復國主義者澤維·賈鮑京斯基(Vladimir Jabotinsky)就是敖德薩的猶太人,還有當特拉維夫在1921年成為城市時的第一個選出來的市長梅厄·迪岑哥夫 (Meir Dizengoff)年輕時就曾住過敖德薩。展區介紹一位有錢人,他從1900年開始捐了20年的錢給猶太建國基金會(Jewish National Fund),好讓猶太人能向鄂圖曼土耳其帝國買地。
當時全世界都在流行給JNF (Jewish National Fund)的藍色捐款盒
  許多人就是從敖德薩的自由海港前往當年在巴勒斯坦買的地。他們在那裡成立了奇布茲,成了創立以色列的先驅。
  對於以色列的建國,敖德薩猶太人功不可沒。
  種族屠殺事件
敖德薩畢竟是個民族多元的國際城市,這裏的居民較沒有像其他俄國帝國的居民那樣反猶,但在歷史上還是發生過幾次屠殺事件(pogrom),1905年第一次發生的屠殺事件其實就是發生於敖德薩。
  也就是說在俄國帝國時期,雖然各種種族的人都是俄國人,但對於別人,就算是挺俄的猶太人依舊是猶太人。美國歌手巴布·狄倫(Bob Dylan)的祖父就是在1905年的反猶屠殺事件後,離開家鄉到美國築夢的敖德薩猶太人。
  屠殺事件讓德薩猶太人明白他們不能坐以待斃,於是集資雇用了600名民軍來保護猶太居民,費用是猶太社區(Jewish Association)支付,在這之後就再也沒有屠殺事件。
  是自由還是不自由?
1917年發生了俄國二月革命,俄國沙皇尼古拉二世被推翻,結束了從葉卡捷琳二世開始的沙皇時期。當時尼古拉二世想把王位傳給他弟弟米哈伊爾·亞歷山德羅維奇
  但他弟弟也發表聲明,除非人民願意他當他們的統治者,不然他不會接受這個職位。
  沙皇政權結束後,敖德薩的猶太人成立了猶太政黨,接下來這幾年猶太人甚至有過投票權。1917年11月,猶太人聚集在敖德薩的英國使館(British council in Odessa)前慶祝《貝爾福宣言》的宣布,英國支持猶太人有在巴勒斯坦建立自己的家園。沙皇政權被推翻了,但英國又表態支持猶太建國,該是留下還是去巴勒斯坦?敖德薩的猶太人這個時間點的決定影響接下來的三個世代。
  1920年蘇聯成立,自由港關閉,蘇聯政權底下的敖德薩猶太人不再有自由。
1917年烏克蘭人只是不知道要拿象徵沙皇政權的葉卡捷琳二世的雕像怎麼辦,所以先拿布遮著。到了1920年蘇聯時期,摧毀了這個雕像,放了馬克思的雕像。這一等,要等到70年後鐵幕政權的倒下,猶太人才有再次離開的機會。這一等,等到老一輩的人都忘了自己的錫安夢,只覺得蘇聯給的社會福利要比自由可靠。
  到底是留在敖德薩還是去巴勒斯坦比較好? 
那個為錫安主義捐了很多錢去買地的有錢人,在沙皇時期都沒有去巴勒斯坦。根據猶太博物館的導覽員,當時有為錫安主義瘋狂的人,也有不支持錫安主義的人,他們說那裡能夠有什麼未來誰會知道?那裡就是一片什麼都沒有的荒野啊!搭船能不能平安到達都不知道,所以大家說:「像你能賺錢的人不多,你還是賺錢讓猶太人可以去買地吧!」
等到蘇聯時期禁止出���後,他自己是等到1928年才從德國繞去巴勒斯坦看看。
所以,如果時間可以重來,回到1920年以前,到底是留在敖德薩還是去巴勒斯坦比較好? 敖德薩猶太人到今天都還在討論這個問題。留下的人,80年後的今天什麼都沒有,而離開的人雖然大多死了,但打造出了以色列。
我的解說員是個跟我年紀差不多的單身猶太女性,她說很多人一生都沒有經歷過戰爭,但她的人生已經經歷了三場革命(1991某革命、 2004 橘色革命、 2014 克里米亞),每次革命之後經濟都會發生問題。她說,她7年前就已經獲取回歸以色列的資格,但是今年真是時候離開敖德薩了!因為在敖德薩沒有好的機會。在以色列生活雖然會辛苦,但是一個人只為一份工作辛苦,可是她在烏克蘭要找三份工作,然後才能稍微有點錢做自己想做的事,而不是必須做的事。
蘇聯政權瓦解後,烏克蘭已經有20萬猶太人回歸到以色列,而且幾乎沒有回來的。我想這數字已經回答了這個問題。若沒有以色列,這些猶太人沒有未來。我為她能夠在以色列找到未來感到慶幸。
烏克蘭基輔出生、美國長大的Golda Meir成了以色列第一位女總理,她曾說過:
「我們以色列有個秘密武器,就是跟阿拉伯人不一樣,我們無處可去」。
  參觀完導覽後,我跟解說員要了一些周遭跟猶太人有關的建築地址,這間是當年敖德薩猶太人為錫安主義募款的場所(Nechypurenka Ln, 12),門口用希伯來文與俄羅斯文寫著「現代以色列的誕生地 」。
  相信一百年前,這地方一定是絡繹不絕的熱鬧。誰會想到在1941年經歷大屠殺之後,如今敖德薩只剩下5000名猶太人呢?
  (首圖為建於1810年的敖德薩歌劇院,我相信當時的觀眾一半是猶太人)
[烏克蘭] 猶太人的敖德薩:現代以色列的誕生地 敖德薩(Odessa),烏克蘭第三大城,在19世紀末直到20世紀初期之間,人口曾經高達一半為猶太人,她曾是世界上繼紐約與華沙之後,第三個猶太人口最多的城市。因為政策,敖德薩的猶太人比其他猶太隔離屯墾帶的猶太人有更多自由,也因此敖德薩吸引了許多猶太人前來居住,使得敖德薩成為重要的錫安主義發源地。 敖德薩的猶太歷史 Jewish Odessa 1791年的沙皇俄國時期,葉卡捷琳二世(又譯:凱薩琳女皇 Catherine II) 在今日立陶宛、波蘭、克里米亞、烏克蘭劃了一個「猶太隔離屯墾帶」(Pale of Settlement)
0 notes
Text
0 notes